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t. 2018 / No. 5/ 教育学研究 创新创业 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 王建华* [摘  要]  大学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多维的、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教学型大学到后来的 研究型大学,再到今天的创业型大学,变化的不只是大学的职能或功能而是范式,即大学的核心价值 和行动准则。从历史上到现实中,无论教学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蕴含有创新创业的因子,但受到 时代精神和局限条件的约束,教学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重,研究型大学偏好基础研究,创新创业的重 要性被遮蔽或难以凸显。今天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以高深知识向应用转化为进路,大学的创 新创业行动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一种兼容本科教学和基础研究并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的新型大学——创新创业型大学正在兴起,“创新创业”作为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正在从理想变成 现实。 [关键词]  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型大学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学,一种解释是基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另一种解释是大学自身创造了我们的需 要。社会分工论将大学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机构或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机构。这种理论过于夸 大了社会需求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大学组织自身的特殊性和历史的偶然性。社会需求有时虽有一定的 刚性,但实践中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则具有不确定性或非唯一性。客观来看,在中世纪的社会分工中 为了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以及智识生活的需要,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其产生更多的具有偶发性, 而不是必然性。相比之下,需求创造说则关注了大学的特殊性。作为现代大学的源头,中世纪大学的 产生及其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的形成虽具有偶然性,但这种组织自产生以后凭借其独特的组织性质和 制度优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成功实现了“基业常青”,完美地创造了人类社会对于它的需求,并成功 满足了这种需求。当然,对于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学,无论哪种理论解释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或完全令人 信服。理论的解释力总是具有情境性,总是和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有关,并受诸多局限条件的约束。因 此,我们与其从根子上去追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大学,不如直接询问我们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本 源性的问题虽然会有助于正本清源,但也容易脱离当下的具体情境。毕竟,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大学 是时代性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在“我们需要大学”这件事已是不可更改的外部约束条件的前提下, 弄清楚我们时代最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现有大学应通过何种重大改革向哪个方向演进就显得特别重 * 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23。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教育 学国家重大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研究(VIA170003 )成果之一。 024 要。与正在逝去的传统工业社会相比,我们时代的精神是创新创业,我们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能够促 进创新创业的知识。在一个以企业家精神为引领,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大学的重要性是空前的。 新的时代对于大学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景,大学只有主动适应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的需要,通过转 型发展实现范式更新,才能成功应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 大学为什么需要创新创业 历史上,以知识的逻辑为依归,随着知识范式的变迁,大学先是教会的婢女,后是人文主义者的乐 园,继而成为科学家的实验室。表面上看,不同时期大学作为“婢女”“乐园”和“实验室”的社会角色 是不同的,但实质上,这些社会角色背后的逻辑又是一致或相通的,即大学始终以象牙塔的姿态远离 社会,以掩盖或抑制知识观和价值观的冲突。大学追求知识自身的价值,刻意与现实需求保持一定的 距离。具体而言,中世纪大学视神学为高级知识,近代大学视哲学为高级知识,现代大学则视科学为 高级知识。而那些高级知识之所以被认为是高级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它们远离世俗或实用,强调知 识的纯粹性和深奥性。长期以来,大学对于纯粹知识的追求或偏好,符合知识作为公共物品的本性以 及教育性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