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大学通识课程开授及审查作业要点.DOC

真理大学通识课程开授及审查作业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理大学通识课程开授及审查作业要点

編號:____(由本中心填寫) 真理大學 申請開設通識選修課程 姓名 高怡萍 職稱 助理教授 所屬單位 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 v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聯絡電話 (公5124(宅/手機)0922-657-047 E-mail ip.kao@msa.hinet.net 申請開設學期別 99學年度 □第一學期 V第二學期 課程名稱 性別與社會認同 Gender and Social Identity 是否為99學年度 新開課程 V是,已於98學年度第2學期開設於(宗教系)□否 課程所屬領域 □人文學科類 □自然科學類 V社會科學類 □生活技能類 申請人簽名 單位主管簽名 日期 2010 年 10月 25 日 99學年度(2)真理大學通識課程 教學大綱 一 課程名稱 性別與社會認同 Gender and Social Identity 二 授課教師 高怡萍 三 課程性質 通識選修課程 四 課程所屬領域 □ A.人文學科類 □ B.自然科學類 v C.社會科學類 □ D.生活技能類 五 預備知識 無 六 教學目標 認同提供了人們社會位置以及與社會的聯繫,性別作為人類社會普遍的分類方式,與族群、階級、世代等形成社會生活的一部份。每個文化都對性別賦予不同的道德、激情、偏執和各種身體經驗。本課程將帶領學生反思性別議題、涉獵跨文化的性別現象。 七 授課方式 口頭講授、專題報告、影片欣賞、課堂討論 八 課 程 內 容 周次 單元名稱 授課內容及綱要 備註 1 本學期課程導覽 2 緒論 什麼是認同 3 認同與差異 身體與認同的關係 4 關於認同的主流論述 本質論與建構論 5 社會關係中的性別 《情愛關係中的選擇》 6 身體經驗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7 性與性別 《性之性別》第一章 8 Embodiment 《認同與差異》第二章 9 Embodiment 《異國情色大不同》第三章 10 性慾特質Sexuality 《性之性別》第二章 11 性慾特質Sexuality 《認同與差異》第四章 12 酷兒理論 〈女同志理論〉 影片欣賞 13 同志議題 〈台灣同志研究回顧:文化生產分析〉 14 超越異性戀 《異同之外:雙性戀》 15 性別人類學概論 〈廿世紀人類學民族誌與性別理論〉 16 性別與族群、階級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 17 性別與族群、階級 《跨國灰姑娘 : 台灣的東南亞幫傭》 18 回顧與總結 期末報告 九 指定教材 1.《情愛關係中的選擇》第2.3章,Knox and Schacht ,北大出版社, 2.《性之性別》第1.2章,Schwartz, P., and V. Rutter ,台北:韋伯 3.《認同與差異》第4章, Segal, Lynne ,台北:韋伯,2006。 4.《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Young, Iris Marion 5.《認同與差異》第2章, Shilling, Chris ,台北:韋伯,2006。 6.《異國情色大不同》第3章, Middleton, DeWight ,台北:書林。 7.〈女同志理論〉,張小虹,收於《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 8.〈台灣同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趙彥寧,台灣社會季刊,38: 207-244。 9.《異同之外:雙性戀》, Fritz, Klien ,台北:商周,2007。 10.〈廿世紀英語人類學民族誌與性別理論的發展〉,李翹宏 ,世新人社學報,7: 159-185。 11.《流離尋岸 :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夏曉鵑,台灣社會研究,2002。 12.《跨國灰姑娘 : 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 藍佩嘉 ,台北:行人,2008。_ 十 參考書目 《反景入深林》第6章, 黃應貴 ,台北:三民,2008。 十一 成績評量方式 上課參與討論(30%)、課堂練習與書評 (40%)、期末報告(30%) 附錄一:與本課程教授之相關著作 1.高怡萍 2000 〈親屬與社會群體的建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一期。33-40 頁 2.高怡萍 2000 〈性別向度中的客家社會〉。發表於「田野詮釋與新生代人類學」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 台大人類學系、清大人類所主辦2000年12月2日到3日。 3. 高怡萍 2003 〈文本、傳說與多元族群論述:以劉三妹故事為例〉。收錄於「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 討會論文集。 4. 高怡萍 2003 〈離散視野下的客家景觀〉。收錄於「兩岸客家歷史、文化與社區」研討會論文集。苗栗縣 文化局、苗栗縣文化基金會主辦。頁255-270。 5. 高怡萍 2003 〈文本、傳說與多元族群論述:以劉三妹故事為例〉。收錄於「客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