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docx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及成因解析
作为瓷绘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清朝顺治、康熙两朝青花 山水在当时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在 继承前期文人旨趣的同时,无论从综合艺术性、釉色、工艺 技法等都表现出当朝独特的艺术特点。笔者基于多年艺术创 作和理论学习,对青花山水绘画艺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 会,将短识拙见付诸笔下,望获各方家指正。
一、青花山水艺术概况
山水瓷画艺术较之花鸟等其他题材起步较晚,大概起源 于唐代。而青花山水瓷画是在元代成熟青花瓷出现的基础上 而诞生的,在当时仅作为人物图的配景出现,并未形成一定 的气候。明代早期,青花山水瓷画艺术亦未出现转机,仍然只 是配合人物图而呈现。至明代永乐、宣德朝,青花山水瓷画 才得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得以显现。明代中期青花山水艺术的 主要形式为典型的“海浪仙山”题材,构图多为模式化,汹 涌卷曲的海浪之上耸立着飘渺若仙的群山,典型器物为明代 永乐双耳三足炉。
明代晚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江南地区兴起大 批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儒商士绅,他们热衷于品鉴文人绘画 艺术,客观上推动了文人山水绘画艺术发展。而此期的青花 山水也多为模仿文人山水绘画的艺术风格。
二、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特征
清人叶梦珠言:“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末息,瓷器之 丑较甚于旧,而价愈十倍”。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人 们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削弱,瓷器质量很差,大体上,清前期瓷 绘产品更多是继承了明末天启、崇祯朝的艺术风格,其中包 括青花山水绘画艺术。
天启、崇祯两朝政局逐渐走向衰败,官窑生产几近停顿, 山水题材的青花器甚少。与之相反,民窑在外销需求的刺激 下打开了繁荣兴盛的黄金局面,彩绘瓷制作技艺和风格灵活 多样,青花山水也呈现与以往不同的风格,之前富有吉祥寓 意“海浪仙山”题材的青花山水瓷画一扫不见,随之取而代 之的是具有文人诗意的青花山水图景,如远山近水之间,一 叶扁舟独立于寒江之上,舟上无人横渡,景色凄凉空旷。专门 研究瓷器纹样学的史者认为,绘瓷工匠们对于现实社会蕴藏 着极大的反叛情绪,不堪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不满于政 治的腐败现状,故将对国之将亡暗示于青花山水之间。
顺治、康熙朝在继承前朝青花山水文人意境的同时,也 在不断开拓属于自己时代的典型特征。清前期青花山水,多 数模仿古意,追寻宋元绘画名家的笔意,画工精者会在所绘 山水图景之一角的诗文与款识,与文人绘画诗书画结合的形 式意境相符。此期青花山水主要题材为渔樵耕读、山居图、 杨柳山水图、溪山行旅图等。
顺治朝饰有青花山水的器物以瓶、罐、笔筒、炉为多, 青花色泽浅淡纯正。绘画勾皴点染颇具法度,达到笔法细膩, 意境突出的艺术效果,追求一种自然天成的意趣。
康熙朝青花山水的典型器物以笔筒、方瓶、缸、瓶、盘、 碗为多,青花色泽鲜艳明翠、浓淡色阶分明、层次丰富。青 花山水的画法多为‘斧劈皴”,精细之作也用披麻皴法。因 时间跨度大,至少可分为早期和中后期,早期粗器颇多,采用 勾线平涂的手法,笔意简率,层次感较弱。中后期采用纯熟的 分水技法,层次日渐丰富。同时在西洋绘画的影响下,善用高 光表现山体的阴阳向背,构图仍为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康熙 山水画题材中的人物活动丰富多样,如孤径漫游、泛舟江上、 亭中对弈、悬崖观瀑等绘于瓷上。
三、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风格成因探究
清前期青花山水艺术风格的形成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 响,当时的社会政治格局、经济面貌、社会主体的审美风尚 以及帝王个人喜好等,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青 花山水艺术风格的形成。青花山水绘画艺术的肇始就以文人 绘画为追模之范本,笔者经深入研究,试图分析出两个较为 重要的艺术成因。
受清初文人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山水瓷画一直以来受 文人画的影响颇深,青花山水亦不例外。自唐代以来,随着我 国彩绘瓷艺术的兴起,山水瓷画一直向同时代的文人画汲取 养分,并很快形成了其洒脱自然的写意风格。清朝前期,文人 绘画极为兴盛,概括洗炼的写意画风日益高涨,以“清初四 王”为首的文人画意备受画界尊崇,同时,康熙帝对四王画 风极为喜爱,对于移植及模仿至其他艺术载体持认同态度。 官窑和民窑的画匠都极力效仿“四王”之作,故很容易在清 前朝青花山水图景中寻找到模仿四王画作的痕迹。
总之,清前期青花山水的尚古之风源于对姊妹艺术的借 鉴和吸收。山水绘画很早就确立文人画的正宗地位,而青花 山水艺术最早从绘画中获取养分。除了借鉴同时期的文人山 水名家作品,另一个经济而便捷的途径便是向明末清初的版 画艺术学习。版面艺术在当时社会颇为风行,大多根据戏曲 小说、神话故事等绘制,其中山水人物题材为其大宗。在康 熙青花山水图景中可见版面中山水手法绘制的影子,有的部 分借鉴,有的直接移植。如模仿版画的构图形式,或吸取某种 绘画手法。如康熙时典型器物的山水图景中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