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 年12 月 总期第38 期
(新型城镇化系列报告 NCT201405)
“乡愁”何处来? “美丽乡村”村民认知和满意度调查
于亢亢、朱信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张必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1
人大国发院简介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国发院)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
独立的校级核心智库。国发院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
优势学科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新型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
公共交流平台为载体,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对中国面临的各类重大社
会经济政治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以达到“服务政府决策、引领社会思
潮、营造跨学科研究氛围” 的目标。
国发院通过学术委员会和院务会分别对重大学术和行政事务进
行决策。目前由陈雨露教授担任院长,刘元春教授担任执行院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紧邻新
图书馆)
电话:010
网站:http://NADS.
Email: nads_ruc@126.com ,nads@
2
摘 要
本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4 年度课题
“中国特色美丽乡村创建战略研究”(E08)的阶段性成果。2013 年
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用了极富诗意
的表述,特别是 “记得住乡愁”这句话,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论。然
而,眷恋故乡和怀乡思归的乡愁从何而来,又如何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却需要更深入的理论探索。本研究从村民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他们对
所在乡村环境状况的认知,家乡故土的“乡愁”,以及对当地政府环
境政策的评价和满意度,构建 “环境质量认知——地方依恋——环境
满意度”关系模型。为验证该模型,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抽
样村采取入户调查方法,共回收问卷490 份,有效问卷430 份,有效
率 87.76%。通过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环境质量越好,居住在这
里的村民越依恋这里,因此对环境的满意度也就越高。说明不断提升
的乡村环境质量,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厚重的“乡愁”,也让更多村
民支持当地的 “美丽乡村”建设,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可以为“记得
住乡愁” 的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镇化;“乡愁”;环境质量认知;地方依
恋;环境满意度
*通讯作者:于亢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E-mail :yukangkang@
本报告得到人大国发院内部课题资助
3
目 录
摘 要 3
前 言 5
一、理论假设 6
(一)环境质量认知 6
(二)环境满意度 7
(三)地方依恋 9
二、研究方法 11
(一)数据收集 11
(二)样本描述 11
(三)计量模型 12
三、分析结果 13
(一)因子分析 13
(二)描述性统计 14
(三)回归分析 18
结 论 23
4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2013 年中国
城镇化率达到53.73% ,但同时也面临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
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与此同时出现
的还有快速消亡的乡村带来的乡愁和乡痛,2000 年时中国有 360 万
个自然村,到2010 年,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