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
为何研究企业风险管理
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
企业危机公关的检测
应对风险管理的策略
企业风险表现形式
1 为何研究企业风险管理
1.1 危机就存在于您的身边
2004 年,由 98 名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几乎涵盖了今日中国高层、知识界所有的领域)
组成的课题组提出,中国 2010 年前后可能出现进入 “危机多发期”。其中的社会危机 (如
城乡贫困问题、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缺乏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教育危机等 ) 、经济危
机 (尤其是金融危机) 、环境危机是最受关注的三类问题。而早在 2000 年,美国国家情报
委员会的报告也同样提出了未来 10 到 15 年中国发展存在的不确定性。
长期如履薄冰,诚惶诚恐行走在危机边缘的企业家、经理人们也许更有深切的体会,此
“危机多发期”论绝不是盛世危言。近半年来,中国的巨能钙、创维集团、中航油等一系列
企业都遭受到危机的重创;眼下,宝洁、肯德基、麦当劳、立顿红茶一大批洋品牌又遭遇到
了危机的“黑三月”。这些频频发生的危机事件,分明预示着中国企业 “危机多发期 ” 已
经提前到来。
危机,幽灵一样伴随着企业
危机之常伴企业身旁并不足为奇,所以连比尔盖茨都常告诫他的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
都只有 18 个月。那么您的企业距离破产还剩几个月呢?如此认真问来,谁都难免会为之一
震。且看各企业纷纷致力于危机管理建设,或者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或者着手于各种危机
管理的培训,甚而也有谈危机色变者。殊不知,当大家正忙于企业自身危机管理工作的同时,
危机隐患早存于您的身边,而忙碌着的人们往往浑然不觉。
1.2 什么是企业危机管理?
所谓企业危机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危机,而就
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和企业形象恢复管理等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部称。
具体来说,企业危机管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企业危机预防(事前管理)1、
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 2、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 3、危机管理资源的保障 4、危机管技能的培
训二、企业危机处理(事中管理)1、 危机资讯的获取传递 2、危机处理机构的建立 3、危机
事态的初步控制 4、危机事件的全面评估 5、危机处理计划的制订 6、危机处理计划的实施
三、危机恢复管理(事后管理)1、危机处理结果的评估2、恢复管理计划的制订 3、恢复管
理计划的实施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国外一些大公
司,公司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且一般其主管都是由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在这些设立
的危机管理机构中,大多数人员都是兼职的,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公司部门主管以上人
员和公司外聘顾问组成,这样的组织结构保证了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反应速度和效率,从而
确保了对危机事件的成功解决。而在中国的企业,基本上看不到宋的组织机构存在。在中国
企业家的眼,企业危机是无法预测和无法管理的,因此他们不可能为此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当然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准备。所以,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中国企业往往六神无主,惊惶失
措,继而导致应对失策、全盘皆输。危机管理之预防篇危机管理之功夫,不在处理,而在於
预防,正所谓防患於未然。虽然说任何企业都可能遇到危机,但是这并非说危机不可预防。
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危机都是可以通过预防来化解的。
(周总)说,长期以来每到日本出差,常会到一家拉面店吃面,一则是那家店的大厨师
是北京人,感觉像是异乡遇故人,而且对方的厨艺真的不错,久而久之就变成好朋友。有一
次,他得到通知,厨师自行创业开店,希望温世仁能够旧雨新知、大驾光临,自此他到日本
出差,就改到厨师的面店吃面。刚开始时,新店的生意还不错,日子久了生意就越来越差。
有一次,我到店里吃面,客人没二人,老板娘闲的很,坐下来就和他聊起来。老板娘说,
我们家老板的厨艺很不错,可是每次开店没一阵子,生意开始变差,不久后就倒闭关门,只
好再去别的店当厨师,存钱一阵子再来开新店,「到底怎么回事呢?」。
(周总)觉得厨师的问题,绝不是单一个案,事实上很多人就是不适合创业,「创业的
条件不是专业知识和资金就足够」。他说,创业家应该具备的5大条件,包括专业知识、业
务能力、组织能力、理财能力、与资金,「但即使这5个条件都具备了,若是仍不了解『风
险』,仍然没办法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