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鱼酱酸调味料生产技术规范.DOC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鱼酱酸调味料生产技术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鱼酱酸调味料生产技术规范

ICS?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 DB FORMTEXT 52 FORMTEXT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S FORMTEXT 52/ FORMTEXT XXX—2018 FORMTEXT ????? FORMTEXT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鱼酱酸调味料生产技术规范 FORMTEXT Local food safety standards—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ing technology of fish sauce seasoning FORMTEXT ????? FORMDROPDOWN FORMTEXT ?????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发布 FORMTEXT XXXX - FORMTEXT XX - FORMTEXT XX实施 FORMTEXT 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DBS52/ XXX—2018 PAGE \* MERGEFORMAT 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麻江明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大维、张建炀、刘桂琼、熊建军、顾阳、吴凯仪、杨坤、钟定江、田其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鱼酱酸调味料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鱼酱酸调味料生产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关键过程控制、生产工艺、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鱼酱酸调味料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调味料 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 鱼酱酸调味料 以鲜红辣椒、淡水鱼为主要原料,食用盐、生姜、白酒、大米、香辛料等为辅料,按特定的生产工艺处理后,于密闭容器中发酵而成的半固态调味料制品。 基本要求 原辅料要求 采购的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和有关规定,不得添加或使用非食品原料,具有转基因成分的原辅料应明确标注。 应制定原辅料的采购验收制度,并对所采购的原辅料进行验收,建立原辅料验收记录,以确保原辅料是来自合格供方的合格产品。 工厂设计与设施 生产厂区 厂区周围应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源(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以及其他会产生有害气体、烟尘、粉尘、放射性物质的工厂等);厂区周围应保持清洁卫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厂区内不得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厂区排水系统应畅通;厂区应当清洁、平整、无积水;厂区的道路应用水泥或砖石等硬质材料铺成,空地应绿化。 生活区、生产区应当相互隔离,至少100米以上,不得互相污染;生产区内不得饲养与生产无关的动物(家禽、家畜等);坑式厕所应距生产区50米以外。 厂区内垃圾应密闭式存放,并远离生产区50米以上;排污沟渠也应为密闭式,厂区内不得散发出异味,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 厂区的锅炉房、储煤场所、污水及污物处理设施应与加工车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并位于主风向的下风处。锅炉房烟囱高度要达到环保部门要求并设有消烟除尘设施。 原料进厂、人员进出、成品出厂相互之间应避免发生交叉污染。 厂房与设施 生产厂房与生产设施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厂房与设施应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便于清扫、消毒。 厂房与设施必须结构合理、坚固、完好;经常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状况。 厂房与设施必须严格防止鼠、蝇及其他害虫的侵入和隐匿,并应有防烟雾、防灰尘的有效措施。 鱼酱酸调味料的原料和成品仓库应分别设置,防止交叉污染。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结构布局合理,生产场地应当清洁卫生;应有防蝇、防鼠、防虫等措施和洗手更衣等设施,即生产车间或生产场地的窗应安装纱窗,门应封闭或安装防鼠板;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或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应当合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