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指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指标 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 第一节 GDP 第一节 GDP 一、国民收入账户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四、一些相关的经济指标 五、总产出核算的校正 六、国民收入公式 一、国民收入账户——GDP 1.国民收入账户的重要性 国民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指标 宏观调控的基础 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账户就是汽车发动机 的机械示意图。 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账户的发明 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 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 济账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 当之无愧”。 这一发明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 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 赞同。 2. 国民收入账户的产生背景 国民经济账户——GDP 的度量是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 一,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 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 国民经济账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 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 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 在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国 民收入账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 统计员——经济学家——政府幕僚——政府官员——公众 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 两个缺陷: 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 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 系统(MPS)。System of 部门,即工业、农业、建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 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 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 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 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 (2 )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 高估了经济活动规模。 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 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 (3 )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 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 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 ) 二、国内生产总值 1.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不重复出售、 转卖或进一 final product goods Intermediate goods 步加工 最终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 用的产品。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