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价值论综述
我国经济学界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过程中,自建国
以来已有四次较大的争论时期,即 1958 年前后、1962 年前后、1979
年前后、1982 年前后;内容涉及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其中的许
多方面。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和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资本论》写作时有很
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经济实践
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也迫切需要予以解释。劳动价值理论问题逐渐形
成了新一轮的讨论热点。尤其是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经济学界对
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总体上看,对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大致可分为两大派别,一些学者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采取否定的态度,主张对其重新改造和采
取新的理论以代之;大多数学者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
上,针对新的现实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解,并对
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批驳。
一、劳动价值论:否定和坚持的争论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对经济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他从古典经
济学的“价值”概念中,明确区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然后
明确用“劳动”来解释“价值”,而将“有用物”对于人所提供的“有
用性”,定义为“使用价值”。同时,他把“交换价值”,或者说用
货币单位表示的交换价值即“价格”,理解为“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
盾统一”。但是在马克思的论述中,由于缺乏完整的使用价值理论,
特别是缺乏对使用价值的量的分析(对价值的量的分析也不完整) ,交
换价值理论 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同时马克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认
识到了社会需求的重要作用,但却没有意识到“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
要劳动”概念本身在他的理论体系内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逻辑上的矛
盾:在建立劳动价值论的时候,坚决地排斥“需求决定价值”的观点,
而当他需要将“需求”引入理论来解释“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通过“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
又回到了“需求也决定价值”(而不是决定“价格”) 。需求本来不决
定价值,而只决定价格;硬要在这一体系当中让需求“从后门进来”
也决定价值,一定会发生不可解的逻辑矛盾。
这位学者还认为西方经济学者通过 100 多年来的理论发展,从效用
价值论到新古典经济学,从“成本”和“效用” 两个方面说明了价
格的决定,从而弥补了马克思的交换价值理论 。针对这种对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有学者认为,这实质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是否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存在这种观点所理解的“交换价值理论”,二
是对使用价值进行抽象是否必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马克思从交换
价值入手揭示了交换价值的本质和内容是价值,然后有返回来分析交
换价值的形式,指出交换价值是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作用
的结果,所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本质,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
形式。而在这位综合论者看来,物品间交换的比例是交换价值的形式,
而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才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因而根本不存在
综合论者所说的马克思“交换价值理论”,实际上,综合论者混淆了
价值形式发展的原因和价值形式所表现的内容,把价值形式发展的原
因误解为价值形式所表现的内容。由商品体属性决定的物品有用性使
物品成为使用价值,对于使用价值,人们关心的是它们满足人类何种
需要的个性而不是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共性,使用价值特殊的质是商品
交换成为必要和可能,才谈的上交换价值和价值;对使用价值的主观
评价实质上是对形成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评价,它离不开不同消费
者的主观意志,因而无法形成客观的、抽象的使用价值,抽象的使用
价值是信奉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主观思维的产物,并没有任何
客观经济过程作为其思维的依托,相反形成交换价值和价值的抽象劳
动,却是一个客观的实在范畴,它不仅仅是马克思抽象思维的产物,
更是客观经济过程中时刻发生的实在抽象。没有任何客观经济过程为
其提供依据的抽象使用价值,毫无经济学意义。
另一位学者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分析暗含着三个理论前提:
一是物物交换,从而排除掉供求关系对交换比例或交换价值决定的影
响;二是假定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因而在马克思的交换价值
分析中没有土地、资本等要素的地位;三是假定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简
单劳动,复杂劳动被认可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所以知识、科技、经
营管理没有被包括在创造价值的劳动概念之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盆地课件.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解读 九年级下第二章 物联网.pptx VIP
- 【人教新版】七上第三章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DB50∕T 1786-2025 门诊安宁疗护服务规范.pdf
- 《蒙牛企业介绍》课件.ppt VIP
- 学生的学习风格.ppt VIP
- 9706.1有源医疗器械检测用-GB_T 42062-2022风险管理报告.docx VIP
- 苯甲苯冷凝器工艺设计(课程设计).doc VIP
- 8、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统编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