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健脾增意饮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儿科学专业论文
PAGE
PAGE 10
引 言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病证,以小儿长期见食不贪、食欲 不振、甚至拒食为主要临床表现。当今,我国独生子女数量增多,父母喂养不当或家 庭对小儿的溺爱娇惯等原因,近年来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趋势, 厌食症日久可使患儿营养不良,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致各种营养性疾 病和其他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及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医学 界的广泛重视,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药具有现实意义。
本论文从健脾增意饮治疗厌食症的临床研究入手,通过对厌食症(脾胃气虚型) 患儿的跟踪观察,以确定健脾增意饮在治疗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有效性、安全性, 为临床提供借鉴。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2011 年 2 月至 2012年2 月门诊病例 60 例,
均符合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并将试验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31
例,对照组 29 例。
二、诊疗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或减退,进食入量明显减少,甚至拒食为主症的疾病。(根
据国家中医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995)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中医证候判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中医儿科学[2]。 脾胃气虚证: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夹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
瘦,神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二)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吴瑞萍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第七版,人民卫 生出版社 1996 年)
(1)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前减少 1/3-1/2 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 2 周以上,排除其它系统疾病;
(2)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食欲习惯或喂养不当史。
(三)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进行治疗前后量化评分,具体评
分标准如下:
(1)厌食或拒食
饮食正常 0 分
食欲稍差,食量较正常量减少 1/4 2 分
食欲差,食量较正常量减少 1/3 4 分 食欲很差,食量较正常量减少 1/2 或拒食 6 分
(2)大便不成形或完谷不化
大便正常 0 分
大便不成形,1~2 次/日或夹不消化食物 2 分
大便不成形,2~3 次/日或稀便 2~3 次/日 4 分
稀便,3 次/日以上 6 分
(3)腹胀
无腹胀 0 分
轻度腹胀,腹部稍胀满,平卧时未达胸部水平 2 分
中度腹胀,腹部较胀满,平卧时平胸部 4 分
腹部明显胀满,平卧时高出胸部水平 6 分
(4)面色萎黄
面色正常 0 分
面色稍黄,无光泽,唇色微红或不红 2 分
介于轻与重之间 4 分
面色萎黄或晄白,唇干色淡 6 分
(5)精神稍差
精神体力正常 0 分
精神稍弱,不喜自动 2 分
神情疲乏,欲寐少言 4 分
精神淡漠,懒于言语活动 6 分
(6)肌肉松软或形体消瘦
无肌肉松软或形体消瘦 0 分
肌肉软弱或体重较前减轻 0.5~1.0 公斤 2 分
肌肉松弛或体重较前减轻 1.0~1.5 公斤 4 分
肌肉松软或体重较前减轻 1.5 公斤以上 6 分 病情分级标准:以上积分≤12 分者为轻度;13~24 分为中度;≥25 分为重度。
(四)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者;
(2)患儿年龄介于 1 至 14 周岁;
(3)家长或受试者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五)排除病例标准
(1) 不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者;
(2)年龄在 1 周岁以下,14 周岁以上;
(3)合并严重佝偻病,重度营养不良、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性 疾病者;
(4)排除慢性器质性疾病、其它代谢疾病;
(5)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六)排除脱落标准
(1)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判定不宜继续进行本临床试验 者;
(2)因各种原因要求退出本试验,未完成本试验规定疗程者。
(3)试验中联合使用其他药物,经判定对本试验药物有效性影响较大者。
三、治疗方法
(一)试验组:根据导师的临床经验,选用健脾增意饮(柴胡、太子参、生石斛、 白蔻、吴茱萸、白术),制成代茶饮。规格:12g/包。用法:代茶饮。
(二)对照组:予口服健胃消食片(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组成: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用法:研服或咀嚼,1-3 岁 1 片/次,4-14 岁 2 片/次,每日三次。
(三)疗程:1 周为 1 疗程。均观察 2 个疗程。
四、试验方法及观察指标
(一)试验方法
为两组患儿建立临床观察表,分别给药 14 天,服药前后详细记录患儿的症状、 体征,填写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对各项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观察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产前基因诊断-遗传学专业论文.docx
- 假酸浆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纯度鉴定的研究-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假酸浆总生物碱的提取及纯化研究-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假酸浆子胶质提取工艺研究及其在饮料产品中的应用-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论文.docx
- 假酸浆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农药学专业论文.docx
- 假释制度论研究-刑法学专业论文.docx
- 假鹊肾树化学成分的实验研究-中药学专业论文.docx
- 健中愈疡片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胃粘膜修复作用机理探讨-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健侧颈7移位术中电生理应用及手术疗效观察-外科学(骨科)专业论文.docx
- 健侧胸舌骨肌瓣在喉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耳鼻咽喉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扶正活血方治疗小儿慢性胃炎肺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论文.docx
- 健脾开胃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中药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护肠解毒法结肠给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平肝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学习行为及脑组织NE含量的影响-中医儿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散结化痰活血法联合大黄解毒汤结肠给药治疗肝硬化临床分析-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的临床观察与研究-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论文.docx
- 健脾明目推拿法治疗脾气虚弱型儿童近视的临床观察-针灸推拿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平肝颗粒对ADHD大鼠模型脑内多巴胺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中医儿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活血法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失血风险的临床研究-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健脾化食口服液治疗幼年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