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法度经济犯罪的法律界限 莫远航主编.pdfVIP

经商法度经济犯罪的法律界限 莫远航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经济犯罪导论 第一节  经济犯罪 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一、经济犯罪的概念 经济犯罪是现代商 品经济 的伴生物 。对经济犯罪现象 的关 注 ,从世界范围来看 ,始于 世纪末期 。当时资本主义商 品竞 争的加剧、市场垄断的发展 ,为经济犯罪的产生提供 了十分有利 的土壤 。如何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控制 ,也 日益成为犯罪学、刑法 学研究领域 中的十分重要而急迫的课题 。 年 ,英 国学者希 尔在伦敦 的预防与抵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作了题为 “犯罪的资本 家 ”的专 门学术报告,首次使用了经济犯罪的概念 。此后,在犯 罪学领域 ,有些学者提 出了 “白领犯罪 ”的概念 ,将经济犯罪视 为一种 白领犯罪 。由于 白领犯罪与行为人职业之 间的不可分割 性,有些学者又往往用 “职业犯罪 ”来替代 白领犯罪最早从刑法 学角 度 经济 犯 罪 的法律概 念 的,是 德 国法 学家林 德 曼 。他 于 年指 出,经济犯罪是一种侵犯 国家整体经济及其重要部 门 与制度的可罚性行为。这是从犯罪行为的侵害客体 的角度所下的 经济犯罪 的定义。 年德 国 《钾盐贩卖法 》规定 了许多惩处 经济犯罪的罚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颁布 了一些经济刑事 法令,魏玛共和 国时期 年制定的 《卡特尔法》、 年第 号 “大总统命令 ”是其经济犯罪立法 的发展。这些立法成为林德 第 2 页 曼提 出经济犯罪定义 的社会背景 。林德曼提 出的经济犯罪 的定 义,其贡献在于突出经济犯罪的客体是 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和国家 对经济活动 的管理,试 图把经济犯罪同以侵犯个人财产为主的传 统犯罪加 以区别。 年 ,美 国著名犯罪学家萨瑟兰指 出, 白领犯罪大体上 可 以定义为体面 的有社会地位 的人在其职业活动过程 中实施的犯 罪行为 。萨瑟兰关于 白领犯罪概念 的提 出,为西方犯罪学开拓 了 一个重要领域。 年代 以前 ,西方犯罪学 的注 意力几乎全部集 中在穷人犯罪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的研究上 ,而对于有钱有势的人 所实施 的犯罪研究却显得十分苍 白。这些人的犯罪虽然不都是经 济犯罪,但无疑主要属于经济方面 的犯罪,或者反过来说,当时 经济犯罪尤其是严重经济犯罪,大都是 由白领阶层实施 的。如果 说德国学者林德曼关于经济犯罪的定义是从法律上来分析经济犯 罪,因而具有刑法学意义,那么萨瑟兰 的定义则是从犯罪主体上 来研究经济犯罪原因,同时也指 出了其基本行为特征,具有重大 社会意义。 除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犯罪定义外,还有一些西方学 者提出了不 同的见解 。如荷兰学者莫勒 以经济犯罪所违反 的法规 为 出发点,认为经济犯罪就是指违反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生 活为 目的而订立 的法规 的犯罪行为 。根据这种观点,经济犯罪违 反 的法律规范分为两类 :一类是 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一切法律、 法令;另一类是 国家保护个人财产法益 的刑事法律规范 。凡违反 这两类法律、法令,且干扰与危害经济秩序的,均为经济犯罪。 我 国台湾学者林山田在研究众家之言的基础之上 ,得出了 自 己对于经济犯罪的定义 。他认为 : “所谓经济犯罪,乃是指意图 谋取不法经济利益 ,利用法律交往与经济交易所允许 的经济活动 方式,滥用经济秩序赖 以为存 的诚实信用原则,违犯所有直接或 间接规范经济生活秩序 ,甚至于破坏整个经济结构的财产犯罪或 第 3 页 图利犯罪 。” 在此基础上 ,林 山田教授还把传 统形态 的财产犯 罪与经济犯罪加 以区别 :第一,侵犯 的客体不 同。传统财产犯罪 所侵犯的客体为特定人 的财产法益 ;而经济犯罪的受害人很少是 特定的个人 ,主要是社会整体或社会 的某一群人 。第二,实施 的 方式不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