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阎坤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养老保障制度的 一般理论探索 人 口老龄化 “银色浪潮 ”在席卷发达 国家之后 ,正迅速 向发 展 中国家袭来 。由于它关系经济社会 的发展,也关系包括老年人 在 内的生活 问题 ,因而世界各 国对老龄化 问题十分重视 ,使得养 老保障在整个社会保障中占有 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中国如何迎 接 “银色浪潮 ”的到来 ,搞好养老保障,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 乐、老有所为,使广大老年人在勤奋一生为社会做 出重大贡献之 后 ,能安度晚年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 问 题和实际问题 。 第一节    养老保障的历史变迁 一、养老的源起 养老是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存在 的一个重要 问题 ,这不仅是因 为生存是人类 的第一需要 ,老年人丧失了 自我谋生 的能力,需要 社会给予保障,使为社会发展尽了责任 、做出了贡献 的老年人老 有所养,更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再生产能否正常持续进行下去的一 个根本性 问题 ,因此,保障老年人生活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认真对 待和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 问题 。 (一 )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 的基础是物质再生产和人 口再 生产 恩格斯在 《家庭 、私有制和 国家 的起源 》的序 言 中指 出: 第 2 页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 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 料 即食物、衣服、住房 以及为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另一方面是 人类 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马 克 思 也 曾经 指 出 ,人 口是 “全部社会生产 的基础和主体 ” ,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 。这表 明包括老年群体在 内的人 口, 在人类社会生产行为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人 口既然是 “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那么,人 类社会发展 的基本前提就是人 口再生产 的持续正常进行,否则人 类社会不能发展 ,从而走 向衰亡 。孔子 的 “不孝有三 ,无后为 大 ”,正是强调每个人都有完成人 口再生产 的义务 。老年人在他 们 的生育年代生儿育女,用他们所创造 的财富哺育了劳动的后备 军和人类社会的继承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对于为 “两种生产 ”做 出了贡献 的老年人 ,国家、社会和家庭责 无旁贷地要保 障他们 的经济利益 ,使他们能够安度 晚年 。我 国 《宪法》第四十五条所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 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 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的权 利”。老年人的这项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 (二 )中华 民族是一个尊老敬 贤 的民族 ,养老 的思想渊远 流长 我 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从伦理、道德、文化、礼法等方 面对社会在保障 “老有所养”应起 的作用方面 ,有过诸多论述 。 《周礼 司徒 篇 》 的 “以保 息六 政 养 万 民 ,一 曰慈幼 ,二 曰 养老……”《礼记 礼运篇 》 的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 ,第 页 。 同上书 ,第 卷 ,第 页。 ③ 同 上 书 , 第 卷 ,第 页 。 第 3 页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的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生事之 以礼 ”,孟子 的“仁之实事 亲是也 ”“世俗所 谓不孝者五 ,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养,一不孝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尊亲之至 ,莫大 乎 以天 下养 ”,“老吾老 以及人之 老 ”,“明君制 民 之产,必使仰足 以事父母 ”以及 《孝经》的 “爱敬至于事亲”, 等等 ,都把事亲和养老作为家庭与社会 的头等大事 。道理很简 单,没有事亲养老,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