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方药师与药学诊断 反冲力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方药师与药学诊断 反冲力ppt课件.ppt

O(∩_∩)O谢谢 2用药不适宜处方 2-1.适应证不适宜的; 2-2.遴选药品不适宜的;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2-7.重复给药的; 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2-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如病历包括用药计划是否合理、调整用药是否记载用药分析评估、出现不良反未及时处理者与记载、与用药相关的检查是否完善等。 3超常处方 3-1.无适应证用药; 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二)抗菌药药学诊断判断标准 合理性判断主要参照《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并根据具体应用情况分为合理、不合理。 三、用药审查评价 一、用药审查评价项目 1.用药评价: ①给药途径;灭菌注射用水500ml,静滴;滴耳剂 用于滴眼剂; ②给药剂量(量少、足量、过量等); ③给药时间(时刻、间隔、疗程等)。 2.选药与规定适应症的符合性评价: 是否以规定的适应症、根据以往的经验、循证的医学文献为依据。如抗菌治疗: 绝对指征:已确诊 ①药敏试验提示各种细菌性感染; ②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感染; ③弓形体病、肺孢子虫病等。 相对指征: ①不能排除继发或混合细菌感染; ②白细胞高或低:WBC≥10×109/L或WBC <1×109/L; ③有分泌物↑; ④人工植入物或心、脑、骨关节的Ⅰ类切口手术,通过腔道的Ⅱ类切口手术及开放性创伤手术、瘢痕松解术及美容手术等; ⑤心肺复苏术或器官、骨髓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白细胞低的患者。 无指征: ①已确诊非感染性疾病且无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者,常见病毒感染或过敏性疾病抗菌治疗; ②无上述相对指征,病历无用药目的说明怀疑“感染”。 3.生理病理状态评价: 特定人群相宜性:如 新生儿、儿童,年龄禁忌症 老年,减少剂量 性别差异:男性、女性(经期、妊娠、产褥哺乳、更年期) 特定疾病相宜性;如肝肾功能不全等 4.禁忌评价: ①存在规定的禁忌症 禁用 忌用 慎用:一般提醒医师、患者注意; ②存在潜在的、延伸的禁忌症,如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影响精密操作用药-司机用阿托品; 如抗菌药: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的应用:肾功能轻度、中度和重度损害时,每日剂量分别减为正常剂量的2/3~1/2、1/2~1/5和1/5~1/10,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四环素、土霉素、呋喃妥因、萘啶酸、特比萘芬。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应避免使用氯霉素、四环素类、土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红霉素酯化物、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磺胺药。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尽可能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药物不推荐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应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和呋喃类。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 小儿患者抗菌药的应用: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四环素类抗菌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的应用:妊娠期患者避免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 哺乳期患者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红霉素酯化物、TMP、甲硝唑。 5.执行注意点: 对注意事项的执行遵从情况; 患者应遵从; 医生、护士应执行; 药师需要发药交代,防止患者用药错误。 6.配伍评价: ①配伍变化:规定的、已出现的、潜在的。 ②药物相互作用:规定的、潜在的/经验的/循证的、可能已出现的。 ③联合用药指征:如抗菌药使用,病原学尚不明确且有合并症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性感染,如肠穿孔所致腹膜炎;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难治性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等。 二、用药效果的观察 1.药物的疗效: 预期的效果—显效、有效、效果不明显; 非预期的效果—如新的治疗效果。 2.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与记载: 一般的预期的ADR; 需要关注的ADR—新的、严重的、罕见的等。 三、安全性 1.药物本身的安全级别--特殊管制药、抗菌药管理级别、剂量数量级(g、mg、ug)、生物活性烈度等。 2.机体反应的安全性--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禁忌症的覆盖程度、对注意事项的执行情况。 3.效益/风险=安全性大小的评估等。 四、有效性 1.药物本身的药效性条件—药效的性质(病因治疗、对症治疗、预防治疗等); 2.药物推荐选用的级别(第一线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