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害叙事与民俗应对路径研究
——— 以旱灾为中心的考察
游红霞 王晓葵
[ ] , 、
摘要 民俗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灾害研究以灾害文化为对象 旨在通过传承灾害记忆达到防灾减灾 灾后恢复
, “ ”。 , 、 、
的目的 即实现灾害的 文化化 以旱灾为例 论述灾害是一个包含语言 民俗行为 物象景观等多元叙事形态
, , “ ” 。
的综合叙事体系 既是对灾害文化记忆的构建 又蕴含着基于灾害 文化化 逻辑的民俗应对路径
[ ] ;“ ”; ; ;
关键词 灾害叙事 文化化 旱灾 灾害记忆 民俗应对路径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 (2015)05—0013—06
: “ ”(14ASH015)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阶段性成果
: (1982 - ),, , , : ;
作者简介 游红霞 女 重庆垫江人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应用民俗学 王晓葵
(1964 - ),, , 、 , : 。 20024 1
男 河北文安人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灾害文化 上海
, ,
学界对灾害的探讨经历了从纯粹的自然科学 应有的伤痛 降低或减弱灾情 为民众主体尽力趋
[5 ](P. 178)
研究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研究的过 吉避凶。
。 、 、
程 曲彦斌总结人文社会科学对灾害的综合性 以上研究均表明了人类学 民俗学等人文社
, 、 :
基础性探索 主要体现为灾害政治学 灾害社会 会科学对灾害研究的学术指向 将灾害视作一种
、 、 、 、 ,
学 灾害伦理学 灾害人类学 灾害文化学 灾害历 文化现象 通过传承灾害记忆达到防灾减灾的目
、 , “ ”。“ ”
史学 灾害民俗学和灾害法学等视点有关防灾赈 的 即实现灾害的 文化化 文化化 是由日本
[1](P. 6)
。 , , , 、
灾的理论探索 李永祥论述道 人类学的灾 学者藏持不三也提出的 简单地说 就是把自然
、 、 、 、
害研究涉及政治 权力 社会文化变迁 族群关系 兽性对人类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