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表现
(1)新式代步工具
① 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民国时
期,北平、天津、上海较多。
②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在城
市普及,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
以至有“ 自行车王国”之称。
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摩托车成为又一重要交通工具,城市出租汽车
行业发展迅速,家庭轿车成为新的代步工具。
(2)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①轮船:在洋务运动 推动下,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
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
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②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的开展,中国铁路建设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铁
路、公路交通进入新时期,青藏铁路通车是我国铁路
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③城市交通:1906年天津建成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 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1969 年北京地
铁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2003年,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列车专线运营。
20
(3) 民航:20世纪 年代开始起步;30年代中期
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新中国成立后,
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2 .特点
(1)交通工具更迭速度加快。
(2)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
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从马车、各种
人力车,到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在现代中国得
到广泛应用。
二、通信工具的变迁
1.邮政事业的发展
(1)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
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
市。
(2)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
一步扩展。
2 .电信事业的发展
(1) 电报
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 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
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1906 年,中国出现了无线电报,1932年,中国开设
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 电话
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民国时期,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陆续增加。
③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
邮政 电信
了 和 合一的新时代。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至2003
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居世界第一位。
3 .影响
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
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
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问题思考
1.近代交通工具的更新体现了哪些特点?
提示 (1)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人力车、自行车、
三轮车等以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
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铁路、水
运、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3)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
2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产生了哪些客观的进
步作用?
提示 (1)是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推动了中国经济
的近代化。
(2)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性,
客观上加快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步伐。
3 .近代中国邮电通讯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了
哪些影响?
提示 (1)特点: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影响,不能独立
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
落后;其发展过程就是近代中国逐步收回邮政主权
的过程。
(2)影响:邮电通讯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人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
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