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诗论 蒋均涛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诗歌 的情感与形象 抒发饱满浓郁的情感与使用具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形式 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特征 。对此,古今 中外 的诗论家们多有论述。因此我们把诗歌 的审美情感放在卷 首先行 阐述 。与此相关 的问题是诗歌 的审美情感怎样表 现?这就必然涉及诗歌 的艺术形象 问题 。离开特有的艺术 形象就没有诗歌。诗歌寓情于形,情形相依 。其理为二, 我们可 以各 自从一个侧面进行分析,认识它们的性质、特 征,但其形为一,从一个统一的审美结构整体来看,它们 紧密结合 ,不可分离。艺术辩证法揭示任何文学艺术现象 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如果我们只强调情感,忽略形象,或 只强调形象,忽略情感 ,那么,对诗歌 的本质就不能有深 刻 的认识。 第 2 页 第一节  诗歌 中的审美情感 诗歌是一种 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 又特别是我 国传统的叙事诗,也总是把抒发饱满浓烈的情 感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如著名的汉乐府 民歌 《孔雀 东南飞》与 白居易的 《长恨歌》既叙事也抒情 。前者用难 以遏止的激情深深 叩动读者的心扉,后者用变幻奔涌的情 感波涛去印证个人情感与历史时代的矛盾冲突。《毛诗序》 强调诗歌是情感 的产物:“情动于 中而形于言。”钟 嵘 《诗 品 总论》开宗明义就指出: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辉丽万有;灵祇待之 以致 飨,幽微藉之 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 ,莫近于诗。”别 林斯基评述普希金的作品时指出: “每篇诗的作品都应该 是 热情 的果实 ,都应 该 贯 穿着 热情 。”他 认 为:“情 感 是诗 的天性中一个主要 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 没有诗。” 对此古今 中外的诗论家、文论家论述极多,他 们都把真挚的情感抒发视为诗歌 的重要美学特征。据此, 我们首先必须把作为抒情文学作 品的诗歌与仅只具有诗的 形式实质上并非抒情文学作品的诗体区分开来 。我国传统 的中医学理论著述 中为了方便记忆常常用诗歌形式对理论 《别林斯基论文学》,第 页、第 页 ,新文艺 出版社 年版 。 第 3 页 问题加 以总括概述 。如李时珍 《濒湖脉学》中的脉象 《体 状诗》: 浮脉惟从 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 。 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 水行润下脉来沉, 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 四时如此号为平。 以上两首 “诗”,讲 “浮”、 “沉”两种脉象的体状: 它的搏动状态、在肌肤间的深浅部位和关涉的各种病症及 预后好坏。尽管具有七言绝句 的形式,包括平仄韵律都合 要求,但我们仍不能把它视为文学作 品中的诗歌,就是因 为其 中并不表现人 的任何思想感情 。有 的谜语用诗体形 式,除隐射某事物外不表现任何思想感情,也不能算诗。 如 “蚕茧”谜 : “一个姑娘,实在荒唐,修 间房子,不留 门窗。”又如一首藏头谜,用十六个成语的首一字组成, 每一成语 的首一字被 隐去 ,用这十六个被 隐去 的字作谜 面 ,猜一文化用品。 第 4 页 往换知珍罗衣胎开 口理富南神体齿里 无星灼异地无换 肉而名力捷贯力不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