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徐弘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言 周宁霞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这一百来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是个群星灿烂的时 期。这个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纺织、冶炼、医药等等都 有迅速的发展。“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 《自然辩 证法》)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一系列科学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 启的 《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纷纷以璀灿的异 采呈现在人们眼前。《徐霞客游记》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探索和记载岩溶地 貌的地理学巨著,也为这一时期的科学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 (今江苏江阴)人。 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7 ),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 )。这五十多年,正是明王朝的封 建专制主义统治在强大的农民起义打击下,由没落走向崩溃的前夕。徐霞客的家 江 阴,是当时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商业、手工业尤其发达。生产的发展要求思想的 解放,重试验、重考察的科学精神,开始兴起。先进的人们纷纷从各 不同的方面, 探索着物质世界的奥秘。生活年代稍早于徐霞客的李时珍(1518—1593) ,总结 己 入山采药、订正品物名实的感受道:人可以 “窥天地之奥秘而达造化之权”( 《本草纲 目》卷一),表现了他 “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观点。稍晚的王夫之 (1619—1692 )更 比较明确地阐述了物质不灭的思想:“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 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 。一甑之炊,湿热之气,蓬蓬 勃勃,必有所归。若盦盖严密,则郁而不散……有形者且然,况其絪缊不可象者乎。” (《张子正蒙注 ·太和篇》)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化。 在政治思想领域,代表劳动人民或新兴市民阶层利益,反映了手工业、商业发展 要求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封建主义的纲常名教和社会结构,发起了一再的冲击。针对 当时窒息着学术界,只事空谈、不务实学的程朱理学,先进的人们提出了重现实、明是 非、经世致用的主张。统治集团对于这些动摇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支柱的新思潮采取了 一系列残酷镇压的手段。同时,为了在思想上加强禁锢,明王朝还规定,凡士子只准读 《四书》、《五经》、《 理大 》、《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及当代诰律 典制一类的书,“其有剽窃异端邪说,炫奇立异者”,“文虽工,弗录”。在明代,进士 入仕之易是十分突出的。乡试中式得举人,经过会试、殿试成进士,就可以被推荐担 任中央和地方各种官职。皓首穷经、以科举仕第为荣,已成为士大夫中恶浊的社会风 气。面对时代提出的尖锐课题,是沉沦于科举八股,甘当 “地慝”。“国蠧”式的士子 呢,还是突破禁锢、摈弃利禄,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真理?徐霞客选择了后者。 1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他 幼 “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 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陈函辉 《徐霞 客墓志铭》)他也曾 应时俗,“俯就铅椠”,但在应试失败之后,就决心挣脱科举的 枷锁,埋头于他真正感兴趣的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着 “问奇于名山大川” 的生活。在广泛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他不顾异端邪说之讥,毅然对图经志籍提出 了怀疑:“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纪载来,俱 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衍。”(《徐霞客墓志铭》)特别是对滔滔入海的大江 (长江)的 观察,使得徐霞客对 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中的“岷山导江”说发出了责难: “何江源短而河源长也?岂河之大更倍于江乎?”(《溯江纪源》一名 《江源考》)为了考 察祖国的山河大地,他 二十二岁开始出游,三十多年间,徐霞客东渡普陀,北历燕 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十四省,即现在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