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唐代的中外交往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七年级历史唐代的中外交往教案
篇一:岳麓版历史七下《唐代的中外交往》word教案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课标内容]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①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
④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
②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
②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
[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纲要]
一、遣唐使
1、唐朝的对外交通
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3、日本遣唐朝使
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二、鉴真东渡
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
2、鉴真的贡献
三、玄奘西游
1、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
2、玄奘西游的贡献
[课堂练习]
学生做“课课练”习题,独立完成。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1、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是( )。唐政府在广州设置(),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2、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 )多个。
3、( )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
4、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 ),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使者是( )。
5、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传给日本。他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
6、唐太宗时,僧人()西游()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 》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7、玄奘把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
8、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 )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利用( )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
篇二:初一历史友好对外交往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型:新授 执笔: 审核人: 第 周第课时 总第 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中日交往及唐文化对日产生的深远影响、隋唐与新罗的交往、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等;2、能力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隋唐出现对外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比较日本、新罗与隋唐各个方面的相似性,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唐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隋唐时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前置自学
一、开放的对外政策
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 、 、 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2.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
1._______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
2.唐朝从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 ______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他们还参照 创制了日本文字. 3. 时,______东渡日本.他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许多科技成就。
4.朝鲜的 也传入中国,并广泛流行。
(二)合作探究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三)达标拓展
1、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