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人民医院科研科.DOC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人民医院科研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人民医院科研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6年博士后招聘 深圳市人民医院是深圳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并于2005年成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成为覆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进修实习生在内的多功能科研教学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深圳市人民医院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现有16个省级重点学科,22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领先学科,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医学工程中心;我院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开展“三名工程”(名医、名院、名诊所)合作交流,2014年及2015年共引进15个国内外顶尖医疗团队,拟打造国内一流临床重点学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于2012年8月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基地名称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由于各临床科研和团队发展需要,2016年拟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来我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欢迎各位有志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博士来到我院。 一、招聘条件: 1、近二年在国内外获得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   2、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3、做事认真踏实,责任心强,有良好的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4、博士期间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以上。 二、招聘博士后的合作导师、研究专业、招聘人数 见附表“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博士后招聘计划表”。 三、经费和待遇: 1、按暨南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和医院的博士后待遇规定,提供每年24万元待遇(税前),并提供住房(博士后公寓); 2、深圳市政府每年发放12万元RMB的博士后津贴(税后)(共发放2年); 3、享受医院对科研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 4、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可享受深圳市有关规定的待遇: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获得高层次后备人才认定可获得80万元住房补贴。 四、出站要求: 发表SCI论文(满足以下其中一条): 发表论著1篇,影响因子5; 发表论著2篇,每篇论著影响因子3; 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合计6 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满足以下其中一条): 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 获得省级及市级课题各1项(获得经费10万元或以上)。 五、联系方式及应聘程序: 可先将个人简历、代表论文(三篇以内)、推荐信等材料发至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科教科。 联系人:谭礼萍 联系电话:07552896 E-mail: HYPERLINK mailto:512016571@512016571@ 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 地址:深圳市东门北路1017号深圳市人民医院科教科,邮编:518020 附表: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博士后招聘计划表 序号 研究方向 合作导师 招聘人数 1 1.呼吸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肺血管病和间质性肺病;3.哮喘的诊治;4.慢性阻塞性肺病 邱晨、傅应云、史菲、酆孟洁、高伟、金常娥 6 2 1.慢性肾病、肾代谢紊乱;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2.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张欣洲、戴勇、马华林、王向阳 4 3 1.动脉粥样硬化机制;2.心血管炎症 董少红、刘华东 2 4 1.麻醉与应激;2.麻醉与围术期脏器保护 张中军、戴中亮、张雪萍、张俊志 4 5 1.泌尿系结石与肿瘤;2.男科学 肖克峰、江洪涛 2 6 1.脑血管病;2.情感和认知 郭毅、邹良玉 2 7 1.腹部及浅表超声诊断;2.胎儿超声;3.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管理 徐金锋、熊奕、张海 3 8 1.介入治疗;2.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陈旭东、张彦舫 2 9 手外科、周围神经功能重建 庄永青 1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诊治 刘冬舟 1 11 乳腺癌基因检测和咨询 周冬仙 1 12 1.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胸部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许瑞莲、谭文勇 2 13 1.耳科基础与临床研究;2.头颈部肿瘤基础与临床。 柯朝阳、马玲国 2 14 血液肿瘤的临床研究 张新友、周继豪 2 15 1.肝胆胰肿瘤;2.腹腔镜技术 余小舫、鲍世韵 2 16 干细胞与细胞治疗 李富荣 1 17 1.消化道肿瘤发病机制;2.炎症性肠病及肠道微生态学 王立生、姚君 2 18 1.脊柱退行性变、生物椎间盘再造;2.骨质疏松 镇万新、杨大志、彭松林 3 19 分子诊断,遗传学 王沙燕 1 20 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及其病理基础 徐坚民 1 21 1.肿瘤精准诊断研究;2.医用新材料研发 李体远 1 22 心血管基础与临床 姜昕 1 23 围生医学,子痫前期 夏俊霞 1 24 提高头颈部肿瘤疗效的研究 李先明 1 25 中西医结合肾病、代谢病 李佑生 1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