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质量改进的常用方法
第一节因果图
第二节排列图
第三节直方图
第四节散布图
第五节数据分层
第六节检查表
第七节其他质量改进工具
第一节 因果图
一、因果图的概念
二、因果图的作图步骤
三、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一、因果图的概念
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也称为石川图(由
日本专家石川馨博士(Kaoru Ishikawa )于1972年在他
的《质量控制指南》一书中首次应用),鱼刺图等,
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
联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形。
质量特性
中原因
大原因
小原因 更小原因
因果图
二、因果图的作图步骤
1.明确提出存在问题的结果(特性),画出主干线(背
骨)和鱼头。主干线箭头要向右;特性要符合企业工厂
方针或问题点,并尽量做到定量表示;
2. 明确影响质量的大原因,画出大原因的分支线。大原
因一般根据5M1E (人员、设备、材料、方法、测量和环
境)来分类。分支线与主干线夹角为60~75度为佳。
3.分析、寻找影响质量的中原因、小原因……画出分叉
线。注意原因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因果关系;分析、寻找
原因时,直到可采取措施为止;分叉线和分支线夹角为
60~75度。
4.根据对质量特性影响的程度,将对特性有显著影响的
重要原因用明显符号标识出来,作为制订质量改进措施
的重点考虑对象。
三、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1.因果图只能用于单一目的的研究分析,一张因果图
只能针对一个主要质量问题,多个质量问题需要多张
因果图。
2.寻找影响质量结果的所有因素时应采取集思广益的
方法。
3. 因果关系的层次要分明,最末层次的原因应可以直
接采取措施为止。
4.要因一定要确定在末端因素上,不应确定在中间过
程上。
5.对末端因素特别是要因要进行论证。
[例9.1.1]
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机器 人
量具偏差 培训不足
年久失修
量具不稳
某
机械本身 粗心大意
产
精度偏差
品
质
量
问
变形 成分变化作业指导 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