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湖南“两型社会”建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环经济与湖南“ 两型社会” 建设 省直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蔡景庆 研究方向:循环经济;区域经济 循环经济与湖南“ 两型社会” 建设 提 纲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 客观必要性 客观必要性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 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四、湖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四、湖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的战略思考 的战略思考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循环经济的内涵 线性经济: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 着眼于地区经济 线性增长和前进;强调经济力征服自然力或经济力屈 服于自然力 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着眼于地区经济 螺旋式增长和前进;强调经济力与自然力和谐发展 国际上公认的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 国际上公认的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 化、再利用、资源化 化、再利用、资源化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2、特征: ①新的系统观 ②新的经济观。 ③新的价值观 ④新的发展观。 ⑤新的消费观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两型社会” 的客观必要性 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融入人类进步和世 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 (1)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 (2 )是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要 求 2、是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4、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5、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走途径。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1、国际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四种典型 模式 微观层次:企业清洁生产 美国杜邦公司 次 层 个 三 中观层次:建立生态园区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式 模 型 典 种 四 德国回收再利用体系 宏观层次:构建社会循环体系 日本社会循环型模式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2、我国和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1)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制糖)。 (2 )广东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 (3 )山东鲁北(化工)生态工业园。 (4 )“两型社会”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出台 我省的实践与探索: (1)循环经济试点:株洲冶炼厂;智成化工厂;汩罗 再生资源工业园; (2 )长株潭“两型社会” 试验区 。 四、湖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的战略思考 1、湖南资源和环境的整体评价 (1)山青水富,鱼米之乡 (2 )经济战略资源匮乏,资源利用率不高 (3 )环境污染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四、湖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的战略思考 2、战略对策 制度层面: (1)探索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和“两型社会”发展的 法律法规体系。 (2 )探索建立“两型社会”绿色考核体系 (3 )探索建立“两型社会”绿色消费体系 (4 )开发建立循环经济和“两型社会”的技术支撑 体系 四、湖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