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docx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长春市 高中侯星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了解《马关条约》主要内 容。
2、 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时间、国家和结果。
3、 分析甲午中H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 过程与方法
采用历史学习三步曲,即“情景一探究一感悟”,配合运用多媒体引入一定 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耻辱。
2、 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3、 肯定义和团的爱国主义精神,明确理性爱国的必要。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2、 教学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甲午中口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
1、 从世界近代史的宏观角度来看,甲午中H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行景 下爆发的。
2、 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反 映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个重要步骤,同时, 也促成了中国自鸭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各阶级阶层纷纷行动起来, 寻求答案,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 从中日关系的现实角度来看,历史问题现实化,现实问题历史化。深入 认识这两场战争,对于认识当前中日关系、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是人有裨益 的。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已具 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 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 广度、深度和高度,所以我采取“情景一探究一感悟”教学模式,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难点内容。
提问法:通过提问,学生阅读教材冋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讨论法: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合 作学习的能力。
比较法:通过《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等的比较,加深 学生对战争影响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从中国国内“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讲到朝鲜坚持“东学”爆发东学党起义, 直接引发甲午中日战争。
提出问题:难道甲午屮口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此简单?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不是偶然的,而是蓄谋已久的。
合作学习,探求新知
(1)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安排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岀示口本扩军备战图表
提出问题:对日本为什么发动这场战争,你们有什么认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得出结论)
日木:①明治维新以后,日木走上资木主义发展道路,但日木国土狭小,资 源匮乏(出示日本地形图)(根本原因)②1890年经济危机,国内矛盾重重 ③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④长期充分的战前准备:政策上,“大陆政 策”;军事上,扩军备战,搜集情报(蓄谋已久)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通过明治维新,之后由于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 乏,要解决发展中的矛盾,由此萌牛对外侵略的野心,这是根木原因。当时为什 么选择了中国呢?
(学生回答)地理位置接近、国大力弱、政治腐败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起义发生后,清政府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应邀 前往镇压起义,日本也趁机出兵朝鲜,当起义平息后,中日本应同时撤兵,但日 木置之不理,并且还大量增兵,准备发动战争,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清政 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呢?
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李鸿章拒绝出动北洋海军,主张避战自保,因为他深 知北洋海军自1888年建立后再没添加一枪一炮,海防经费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 另外北洋海军是李鸿章立身官场的资本,不肯拿去轻于一战,而慈禧太后正忙于 自己60寿辰的庆典,一心力保和局,苟安现状。
(师生合作 共同归纳)中国:①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材料:慈 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庆寿与口本天皇皇后捐献首饰作军费对比)②经济上:资 本主义发展缓慢③军事上:有限的近代军事装备④态度上:认识不足,虚骄自 大,“避战求和”,寄希望于西方列强“调停”
(2) 甲午战争的经过
演示PPT,甲午战争形势图表示日军进军的路线;出示左宝贵、邓世昌等人 的图片;以及口军在旅顺大屠杀暴行的图片。
教师解说:1894年7月,H本海军突袭牙山口外丰岛海面清军运兵船,中 日双方正式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由于李鸿章避战自保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