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人身损害赔偿总论
一 、人身损害赔偿 的客体范 围
人身损害赔偿 ,是指 自然人 的生命权 、健康权 、身体权受到不
法侵害 ,造成致伤 、致残 、致死 的后果 以及其他损害 ,要求侵权人
以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 的侵权法律制度 。我 国民法通则
第 条规定 了人身损害赔偿制度 的基本 内容 ,国家赔偿法 、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 、产 品质量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等法律 、法规 ,以及最高人 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如 《最高人 民法
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审理触 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 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 问题的解释》等 ,对
人身伤害赔偿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
人 身损 害赔 偿重在 对人 身伤 害所产 生 的后 果给 予法律上 的补
救 ,它所保护 的是特定 的人身权 即生命权 、健康权和身体权三种物
质性 的人格权 。人身损害赔偿 ,不仅仅是对人身损害 的物质性损失
的赔偿 ,也包括 了因生命权 、健康权 、身体权受到侵害时的精神损
害赔偿在 内。人身损害赔偿是对人身给予保护 的根本方式 ,其 目的
和功能在于 ,通过损害赔偿 的形式 ,维护人作为社会主体所应具备
的一切条件及其安全 ,保证人享有 民事权利 、承担 民事义务 的资格
与能力不被他人非法剥夺和侵犯 。
人身权是指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 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
产 内容 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作为法学用语 ,既可指人身权利 ,又可
指人身权 、人身权法律关系制度 。就其人身权利含义讲 ,凡是与公
民的人身或者法人 的组织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又无直接财产 内容 的权
利 ,均可称为人身权利 。作为人身权制度 ,它规定有关人身权 问题 ,
调整人身权法律关系 。人身权制度是一种重要 的民事法律制度 ,它
为人身权关系 的产生 、实现和保 障提供 了法律依据和行为标准 。人
身权法律关系则是指 民法调整人身关系而在 当事人之 间发生 的权利
义务关系 。它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 的体现 ,用法律上规定 的权利义
务来调节人身关系,使之按照法律 的要求运转 。
人身权在 民法上是与财产权相对应 的概念 ,分为人格权和 身份
权两部分 。人格权指 民事主体依法 固有 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 的、为
维护主体 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 ,包括生命权 、健康权 、身体权 、
姓名权 、 自由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名称权 、 肖像权 、隐
私权 、婚姻 自主权 、贞操权等 。身份权指存在于一定身份之上 的权
利 ,其客体为特 定身份关系 的对方 当事人 ,包括监护权 、亲权 、父
权 、夫权等 。
人身权是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 的最基本 的民事权利 ,也是现代社
会 中人们赖 以生存 的必不可少 的社会条件 。一个人可 能 因某种 原 因
不享有某些具体 的财产权 ,却不可 能不享有人身权 。不享有人身权
的人是不存在 的。但人身权并不是与生俱来 的,其取得也依靠 国家
法律 的规定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人身关系进 行调整 ,对 民事主体
的人身利益进 行保护 , 旨在满足其人格尊严和 身份保 障 的需要 , 以
保持整个社会 的稳定与发展 。
人身权是 民事权利 的一种 ,与其他 民事权利 比较 ,其特征如下:
人身权 与权利主体 的人身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
人身权是保 障人 的精神利益得 以实现 的法律形式 ,而该精神利
益又是 以公 民的人身和法人 的组织为依据 的。离开 了权利主体 的人
身,其精神利益就无从谈起 。因此人身权 以权利主体 的存在而存在 。
通 常情况 下 ,人身权不能转让 。但 是 ,企业法人 、个人合伙和个体
工商户 的名称权可 以依法转让 ,这是人身权 的一个例外 。人身权 的
不可分离性 ,也决定 了权利主体不 能仿 照财产权 的行使方法来实现
其权利 。即人身权不得任 意买卖 、抛弃 。同时 ,民事主体违反 民事
义务 ,只能追 究其法律责任 ,而不 能任 意剥夺其人身权利或 限制其
人身权 的行使 。
人身权没有直接 的财产 内容
在我 国,人身不是财产 ,没有经济意义上 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不
能用金钱去衡量 ,只能从观念上作 出评价 。因此 ,人身权不 以满足
权利主体 的物质利益为 目的,不直接体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