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场研究及营销总体架构报告
板块
市场 区域
市场
营销 把控市场脉搏,精准营销思路
思路
宏观
市场
政策
研究
1
目录
第一篇 政策研究篇 P3——P13
第二篇 成都宏观市场研究 P14——P50
第三篇 成都城中区域市场研究 P51——P77
第四篇 项目所在板块市场研究 P78——P91
第五篇 营销思路架构 P92——P94
2
第一篇 政策研究篇
一、国家历年房产政策研究
1、国家宏观调控目的与房产调控根源
A 、目的: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是使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稳定增长。单纯地依靠市场调节会带来整个经济体系一系列巨大的风险。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
滞后性,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诸多的缺陷需要有国家宏观调控加以弥补。
B、房产调控根源: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关乎国计民生,已远远超越单纯的经济范畴,对经济结构构建,对社会安全、政治稳定都至关重要。房地产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
必须行使干预、管理和调控的职能,如果完全放开房地产市场,任凭其市场化调节、自由发展,房地产必将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因此,在中国目前,宏观调控不仅必要而
且是必须的。近年来对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讨论始终围绕房价涨跌这个问题展开。
2、 历年国家宏观政策回望与分析
A 、1998 年——2008 年国家宏观政策回望
1998 年 住房分配货币化--标志着房地产业全面开始市场化 2000 年 规范房地产市场
2001 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