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催 化 学 报
∂ ≤∏≤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研究3
2 2稀土 作用下的催化反应机理
∏
江 琦 林 强 黄仲涛 邓国才 陈荣悌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 广州 南开大学化学系 天津
提 要 用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 稀土 多组分催化体系作用下的二氧化
2 2
∏
碳甲烷化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碳酸根 甲酸根和一氧化碳是催化剂表面可以检出的吸附物种 其
!
中表面的含氧酸根类物种是催化反应的主要中间物 二氧化碳通过与载体表面羟基的作用转化为
含氧酸根类物种吸附于催化剂表面 并进一步氢解为甲烷 反应中生成的少量一氧化碳可能来源
于表面含氧酸根氢解为甲烷的副反应 含不同稀土的多组分催化剂作用下的二氧化碳甲烷化过程
有相同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烷化 稀土 二氧化锆 担载型催化剂 反应机理
随着二氧化碳甲烷化研究的深入 其催化反应机理逐渐为人们所关注 一般认为二氧化
碳先通过与催化剂及其它反应物的作用 生成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含碳物种 再进一步转化为
≈
甲烷 由于经二氧化碳转化生成的含碳中间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浓度较低 给检测带来一
定的困难 因而造成了对中间物种种类看法的分歧 并引起有关反应机理的争议 漫反射红外
光谱技术为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利用这一技术可直接对催化剂粉末样品
进行检测 避免了制样过程对催化剂表面和吸附物种的影响 其特殊设计的反应池解决了原
位 ≈
研究过程中反应气体的 短路 问题 给催化剂表面上低浓度表面物种的检测带
ινσιτυ / 0
来了很大便利 本文利用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 对 担载的含稀土三组分催化剂作用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个草莓品种品系果实品质的多元分析与评价.pdf
- 中上新世是否存在永久厄尔尼诺状态-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PDF
- 丫AIOOH溶胶的制备和表征.PDF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规范性研究的意义探讨-国际中医中药杂志.PDF
- 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元.PDF
- 中债收益率曲线及估值质量检验报告.PDF
- 两株好氧氨氧化菌AOB的分离纯化及菌属鉴定-南华大学学报.PDF
- 中医临床数据疾病分类机器学习方法研究-JournalofSystems.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工程测绘.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