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消費性電子產業趨勢
THE TREND OF 2008 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S
游麗軒
元虹股份有限公司行銷部
2008/05/03
大綱
何謂消費性電子產品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哪些
2008消費性電子產業產品類別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這些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產業週期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特性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流程
消費性電子與消費性IC設計的關連
主要消費性IC設計市場分析
2008 年消費性電子發展趨勢
2007~2008年最具代表性消費性電子產品
結語
資料來源
何謂消費性電子產品?
消費性產品與一般日常用品或生產設備有何不同呢?最大的差別就在於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購置,是不能用來增加生產力的,它只可能是用來增
加生活樂趣或是其他娛樂功能的產品,日常生活如果缺少了消費性產品
是不會造成阻礙的,但是某些消費性產品卻可以增加生活的便利性。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產值,通常隨著經濟景氣的成長成正比,也就是隨著消
費者的消費能力成正比。
消費性產品的應用範圍廣泛,並不是以某一特定範圍的應用領域為主,
亦可能對於消費者的偏好與追求流行的趨勢,造成消費性產品的新舊交
替相當快速。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有時相當短暫,常有跌價迅速的特性。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哪些?
2008消費性電子產業產品類別
隨著數位化的趨勢,傳統3C已邁入4C產業:
電腦(Computer) 、
通訊(Communication)
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以及
汽車(Car)
皆已朝向數位化趨勢靠攏,成為繼3C應用未
來4C的新興科技市場。(見右圖)
消費性電子產品範疇日益趨廣
電腦及通訊產品因為逐漸成為人類生活的必
需品,所以是不將之分類為消費性電子產品
之內,但隨著電腦及通訊產品的附加娛樂功
能越來越多,甚至當消費者選購第二台設備
的同時,已完全是考量娛樂效果而進行的消
費性行為時,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
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致使未來所有的電
子產品已近可歸類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範圍
內,消費性電子產品在今日消費者的結構中
佔有的重要地位與角色。
消費性電子產品有這些!
根據MIC的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台灣有11項資通訊產品佔有率為全球第一
分別為:
1. 主機板、
2. 筆記型電腦、
3. 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 )、
4. 彩色顯示器(CDT Monitor )、
5. 數位訊號控制器(DSC )、
6. 纜線用戶端裝置(Cable CPE )、
7. 寬頻裝置(DSL CPE )、
8. 無線網卡(WLAN NIC )、
9. 網路語音通訊協定路由器(VoIP Router )、
10. 網路電話機(IP Phone )、
11. 網路機上盒(IP STB )
而無線基地台(WLAN AP )、伺服器(Server )、有線機上盒(Cable STB )、桌上型電腦
(Desktop PC )、資訊用光碟機(ODD )等產品的全球佔有率也高居全球第二。
數位相框、微型口袋硬碟、藍芽音響設備、智慧型手機、超高速電源連網組、數位電視PDA
手機、液晶顯示器及數位筆記本。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產業週期
根據全球消費市場習性觀察,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售週期通常以聖誕假期及
農曆新年為旺季 ,此乃由於長假效應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時間選購產品,此兩
時間點也通常為消費者資金最為寬裕的時期,而消費性IC設計廠商因為處於
產業最上游,為了使下游組裝廠商能有充裕的時間備料、生產,出貨高峰通
常為消費性電子產品旺季來臨前的2~3個月,也就是以9月為出貨及營收高峰
(如圖二所示),因此消費性IC設計廠商之最佳佈局點,為營收逐漸攀往高
峰之前夕,也就是第二季初的時間點。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特性
技術推陳出新
大量生產形式
產品生命週期短
產品單價入手易
內建一個微處理器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流程
消費性電子產品設計面臨挑戰
功能正確性
單位製造成本
NER(None Recurring Engineering產
品研發一次性成本)費用
體積
效能
耗電
彈性
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