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遗植物银杏遗传多样性研究-植物学专业论文.docxVIP

孑遗植物银杏遗传多样性研究-植物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 致 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年来,我的导师傅承新教授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 敬业精神使我感动,傅老师对我的业务课学习、野外调查取样、实验以及最后的论文 撰写等都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 不仅如此,从傅老师这里我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将使我走出校门后能够更好 地适应外面纷繁复杂的社会,使我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受益无穷。在此,我要向我的 导师傅承新教授表达我由衷的敬意与感激! 在室内实验开始前夕,丁炳扬教授亲自带我千里迢迢,翻山涉水到野外去调查取 样,与我共同品尝野外生活的酸甜苦辣,艰辛的旅途中给予我慈父般的温暖。更重要 的是,从丁老师这里所获得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我以后野外调查取样工作 的顺利完成奠定的坚实的基础。感谢丁老师! 我的师兄邱英雄老师,百忙之中帮我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 论文写作过程中也给予我全面的指导。在此向邱老师表示感谢!还要感谢于明坚老师、 黄爱军老师、姜维梅老师、刘洪家老师等三年来在工作上、生活上所给予我的关心与 帮助, 浙江省林科院林协教授对我的调查取样工作给予了指导。另外,浙江西天目山自 然保护区赵明水、杨淑贞等领导、贵州大学史继孔教授、贵州务川县林业局李先龙局 长、重庆巫溪县林业局几位领导、山东郯城县林业局富玉臣局长以及福建武夷山自然 保护区工作人员白希真等都对我的野外调查取样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协助。深表 感激! 李忠超、周新闻两位师兄对我的实验工作给予了指导,孙海、李江峰、吴斐婕等 同学在我的课题工作中亦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一起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史树德、陈士超、倪士锋、潘琦、孔航辉、李正 宏、龚维、陆胤、赵云鹏、李恩香、王艾丽、应丽等同学和朋友,三年来生活的点点 滴滴我将铭记于心。 感谢所有的亲人和朋友! 葛永奇 2003年5月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塑坚查兰受主兰垡堡苎 塑坚查兰受主兰垡堡苎 一.———坚 孑遗植物银杏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银杏(G如i90 6ff0妇L.)是裸子植物银杏纲中唯一现存的中生代孑遗植物,在中国具有悠 久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植物系统学价值。本研究对中国的银杏资源 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IssR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技术,选取中国的6个银杏群体(包括可能 的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以及国内外一些零星分布的银杏个体,从保护生物学角度对其遗传多样性 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 1.我国主要的银杏产区为江苏、山东、广西、湖北、河南、浙江等地,而天然银杏资源主要 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县、湖北大洪山区、伏牛山区的i可南嵩县、重庆南川金佛山等地。 2.用13个IssR引物和12个RAPD引物分别对6个群体共90个银杏DNA样品进行扩增, 分别得到8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65个)和9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66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 性位点百分数(PP口)分别为71.6%和68%。IssR所揭示的银杏遗传多样性无论是物种水平(^七= O.2485,舶=0.3701)还是群体水平(£七=o.1849,伪=O.2706)均高于RAPD分析所得的结果(物 种水平:玩=O.2220,£幻=0.3366;群体水平:玩=0.1647,胁=0.2397)。因此,在研究亲缘关 系非常近的银杏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并试图确定群体问或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时,IssR分子标记技术 比RAPD分子标记技术更为合适。由lssR所得的遗传距离和由RAPD所得的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 性系数r=O.562l(P=85%)。 3,IssR与【uPD两利t分析手段,尤其是【ssR分析所得的各项遗传多样性参数值与其他~些 裸予植物的RAPD数据资料进行比较显示,银杏的遗传多样性处r较高水平。其中,wc群体和 TM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在所有研究群体中,栽培的T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摄低。结 合各群体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综合考虑,认为wc和TM两群体所在地最有可能为野生银杏冰川艄避 难所。 4.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所揭示的银杏自然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IssR:Gs r= o.1799,西sT;16.3%;RAPD:GsT=o.2584,osT=27.6%)高于其它裸子植物。6个银杏群体共 90个样品的单株uPGMA聚类分析亦显示来自同一群体的个体大体上都能各自聚在一起。表明各 银杏群体已有相当程度的遗传分化。特别是Tx栽培群体基因型已高度特异化,与其它群体之间的 分化程度最高。群体间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可能是人为选择压力和基因流障碍引起的。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