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學記類編》與師門傳述
李紀祥
前言
筆者近年來因爲硏究宋明理學(Neo-Confucianism)之故,曾寫了兩篇關於中
韓儒學比較的論文,而對此亦甚有興趣,覺得透過比較硏究的進路,韓國儒學
所呈顯的一種不同於中國儒學之處,將有助於我們後人 自不同的角度理解前賢
的理學世界,不論是中土的儒學或是東土的儒學,均是如此。
此次能夠在古來號稱君子國的文化之邦,發表對於嶺南學派之一南冥學
硏究的心得,殊感光榮,亦視爲是一種學問道途 中的緣會。然而心 中實亦惶
恐,主要係 因南冥學對於筆者來說,接觸尙淺,硏讀《南冥集》與《學記類
編》《南冥編年》等資料,時間旣短,復恐所述有違先賢著作之心,是故此文
所發表者,亦謹以「形式」分析作爲一種硏究上的進路探討,若謂涉及前人著
作之內容,則實不敢。
筆者在本文中將主要以曹植撰、鄭仁弘編的《學記類編》爲中心,分節展
開。承上述,筆者旣以「形式」分析作爲進路,則一部書的作者或編者所賦予
的書名,自是極關緊要,關涉到此書之大體、主意,否則作者或編者便不會付
以此名。故筆者卽透過此點掌握以面對南冥師弟間的此書;而在書的版本及敘
文上所呈現的訊息,更是予以特別地重視。此文雖成,闕失必多,尙祈方家指
敎。
二、《學記類編》之成書與書名
成書
關於《學記類編》的成書,筆者手上所能擁有(掌握)的直接敘述此一始末因
緣的第一手資料並不多,在曹植 自己的《南冥集》中,包括與作爲編者的弟子
鄭仁弘之間的通信,似乎完全沒有關於「學記」的記載,當然也不可能有《學
記類編》的記述,因爲《學記類編》是在曹植歿後才 由其弟子鄭仁弘「秉遺
命」所完成的;在曹植年譜《南冥編年》中,南冥易蕢之際以及身後,所記也
多爲學術 內容方面的遺言所記也多爲學術 內容方面的遺言,以及南冥墓銘、行
狀文的記載與收錄,而關於「學記」以及《學記類編》者,在《年譜》中幾乎
是無所見的。
筆者所能掌握的最直接有用的資料,大約卽是《學記類編》編者鄭仁弘的
一篇敘文,也只有在這篇敘文之中,完整的交待 出了曹植生前與死後之有關由
「學記」到《學記類編》形成的敘述,以及在此敘述 中所透露 出的此書與曹
植、鄭仁弘兩人之關係。根據《南冥編年》的記載,當曹植易蕢之後,弟子紛
撰墓志及銘文,當時許爲第一者,實爲成大谷,在成大谷的〈墓碑文〉中,也
證實了有關《學記》(「學記」)之事,成氏〈墓碑文〉云:
每讀書,得緊要語言,必三復已。乃取筆書之,名曰學記。
復次,就是南冥另一弟子鄭蘊曾撰〈學記跋〉一文,並此〈跋〉之〈識
語〉同收在《南冥先生文集》中,其中頗有可說者,容後分析。除此之外,就
幾乎再沒有任何資料能直接證實有在於「曹植─鄭仁弘」之間的有關由「學
記」到《學記類編》之記載。另外,今傳萬曆本《南冥集》,也是 由鄭仁弘所
纂訂並印行,這也可以證實鄭仁弘與曹植間師弟關係的親密與深厚,此本《南
冥集》之前並附有一篇鄭仁弘的序文,序文中只提南冥集蒐羅遺文成集之事,
並未提到《學記類編》之事 。 因此,雖然一本 由鄭仁 弘所編輯 的《學記類
編》,而且是最早的刊本萬曆本一直保存並流傳下來至今 日,但是實際
上,有關於此書的成書背景、因緣敘述之史料,則是甚爲稀少,幾乎可以說,
可以用來作爲依據的直接敘述之資料,其實只有一篇鄭仁弘的敘文與此書的本
身而已。
以下,本節中筆者卽根據鄭仁弘的敘文作一個分析,以透析《學記類編》
所能傳達的學術訊息焉,在分析開始前,筆者必須要先交待者,爲鄭仁弘的
《學記類編》〈敘〉果是一篇重要的直接史料,那是因爲此文刊行在 由鄭仁弘
所編、刊的《學記類編》中,只有在作爲編者的《學記類編》之視野下,此篇
敘文與《學記類編》才能是以鄭仁弘爲中心;至於曹植的「《學記》」,則必
須以一種倒敘的方式從鄭仁弘出發,才能硏究出反映在《學記類編》與鄭仁弘
敘文中的曹植與「學記」之原始;畢竟,刊本的編年 已是編年在曹植身後的萬
曆,旣不是也不能編定在曹植的生前。
鄭仁弘〈南冥先生學記類編凡例〉云:
《學記》分類,依《近思錄》篇 目,所以求端用力、處 己治人及闢異
端、
觀聖賢之大略,無不備焉。
又,鄭仁弘〈南冥先生學記類編敘〉云:
先生林居四十餘年,窮討經史,旁通子書,前言往行切於身心者,隨而
箚
記,爲進學畜德之地。有一小巷,命 曰「學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