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及华北平原第四纪古环境变迁机制-天津地质调查中心.PDF

环渤海地区及华北平原第四纪古环境变迁机制-天津地质调查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7 卷 第 3 期 地质调查与研究 Vol. 27 No. 3 2004 年 9 月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 Sep. 2004 环渤海地区及华北平原第四纪古环境变迁机制 1 2 3 2 4 王  强 ,刘立军 ,王卫东 ,徐海振 ,孙维义 (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天津 300170 ; 2 . 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石家庄 050021 : 3 .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 大连 116037 ; 4 . 辽宁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锦州 121000) 摘  要 :在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 ,环渤海地区与华北平原成为中国东部汇流盆地和堆积平原。第四纪时期阶段 性河流进积 ,造成研究区出现构造气候旋回性的环境变迁。晚更新世以来沿海平原进入一个快速沉降阶段 , 在 全球性冰川海平面变化叠加背景下 ,研究区水热对流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更加剧烈和丰富。在晚全新世河 流造陆过程中 ,河流的沉积速率超过了海平面的上升速率 , 陆地才得以形成。在现代海岸带依然持续构造沉降、 河流输沙减少、相对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 ,认识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变迁机制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 :环渤海; 华北平原; 第四纪; 古环境变迁 中图分类号: P534 . 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7 - 6956 (2004) 03 - 0129 - 10 ( )   环渤海地区与华北平原现代地质环境的形 到大规模河流沉积作用影响 , 自然电位 SP 与视 ( ) 成 ,是全球变化与构造气候旋回变化的最终结 电阻率 LR 曲线皆显示河流砂坝基本呈进积形 果 , 了解其中的动力驱动,是保持环渤海地区可 态 ,故而该地第四纪时期系整体沉降背景下洪泛 持续发展的基础。 平原上的洼地或盆地;一度出现的永久性湖泊 , 指示这一环境的介形虫奇异湖花介 Limnocythere 1  华北平原与环渤海地区的沉降 mirabilis ( Kaufman) 在全孔惟一出现在 230 . 5 m 1 . 1  华北裂谷系形成的构造学背景 处。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长期与之对比的津西 华北平原与环渤海地区的最终形成 , 是晚 1 孔底部 ,亦出现一期河床细砂沉积 ,其上地层未 全新世河流进积作用导致泥沙堆积造陆的结 再见细砂级物质。由于固安地区比天津更近山 果。河流得以汇流塑造华北平原与下辽河平 前 ,易受出山河流影响, 出现第四纪湖盆背景下 原 ,是在中国大陆自西向东掀斜作用下发生的。 多水道沉积穿插,而天津杨柳青地区则略受水道 郯庐断裂带的拉张断陷又导致辽东湾和莱州湾 影响。 的形成。 如此看来 , 华北周边山体抬升在中新世— 华北山地层状地貌研究表明 ,喜马拉雅运动 上新世剧烈 ,进入第四纪后的构造问题主要需 始于始新世 , 中新世是激烈期;早更新世喜山运 从追索来自山区的水道分布着手。 动进入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