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最薄点在近视性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后的位置改变-临床医学 眼科学专业论文.docxVIP

角膜最薄点在近视性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后的位置改变-临床医学 眼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ocation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ocation Shift of the Thinnest Corneal Point after Myopic LASIK Purpose:To evaluate the location of the thinnest point of the cornea and evaluate its change in location after myopic LASIK(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utilizing the optical pachymetry. Orbscan II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of 207 Met.hods:The 4.10 eyes patients undergoing myopic LASIK to compare the pre-operative versus the post—operative location of the thinnest point of the come,L Results:The location of the thinnest corneal point Was located in the infero-temporal quadrant in approximately half of both the pre—operative(52.6%1 and post-operative eyes(49.5%).The thinnest corneal point moved nasally and superiorly from pre-op compared to post-op(mean distance.0.285±0.343 mm). Conclusions:After myopic LASIK,the thinnest corneal point tends to move superonasally from the inferotemporal quadrant as measured by the Orbscan II optical pachymetry system. Key Words:Corneal Thickness,Thinnest Corneal Point,Orbscan II .3. 浙江大学硕+学位论文1前言 浙江大学硕+学位论文 1前言 对于角膜屈光手术而言,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二次LASIK手术的患者而 言,角膜厚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1,目前眼科用来测量角膜厚度主要是通过 光学测厚仪和超声波测厚仪进行的。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虽然超声法测量角膜 厚度更加接近真实的角膜厚度,而且也可以利用超声法对角膜不同位置进行测 厚,但是通常我们只是用这种办法测定角膜中央的厚度,而很难测定出角膜最薄 点的厚度。此外,超声法测厚需要表面麻醉眼球并且需要接触眼球,其操作简洁 性和安全性都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对于LASIK术后的病人。 相对角膜测厚法,光学测厚法则是一种非接触的,不依赖表面麻醉药的测量 方法。Orbscan II眼前节分析系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光学测厚仪,它利用角膜 前表面和后表面对裂隙光线的反射,通过软件分析完成测厚过程,从实际应用来 看,厚度测量有良好的可重复性。1。虽然有研究指出,LASIK术后Orbscan II 对角膜厚度的测量明显要低于超声法测量的数值,但是其对角膜最薄点位置的描 述,仍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啪。 另一方面,研究认为LASIK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即术后角膜扩张,其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术后剩余的角膜基质层厚度不足。1。不同的研究报告均指 出,通过对从未进行过屈光手术的圆锥角膜患者的检查发现,圆锥(即角膜的最 薄点)一般均位于角膜颞下象限“一。术后角膜扩张和原发的圆锥角膜拥有类似 的病理基础,因此研究LASIK术后角膜最薄点位置变化就显得很有必要。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对象和方法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对象和方法 对本中心2006年一月到二月进行L/ISIK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 207位患者510只眼,其中男性103位,女性104位,左眼206只,右眼204只。 年龄在18岁到45岁之间,平均25.0 4-5.3岁,每一位患者除屈光不正外均无 其他眼部疾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均不低于1.0,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一5.91± 2.67 D(一1.00到一12.00 D),平均切削厚度76.29±28.36微米(14到127 微米)。对这些患者术后三个月的回访均没有发现明显的近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