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微纳结构中模式耦合特性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光学专业论文.docxVIP

金属微纳结构中模式耦合特性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光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摘 要 摘 要 金属微纳结构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模式的 激发,提供了一种在亚波长尺度操控光子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微纳结构中表面 等离子体激元模式的耦合效应。利用模式耦合效应不仅可以裁剪结构的光学性 质,增加结构光谱的可调谐性,而且会引发许多奇异的光学现象。本论文主要 围绕金属微纳结构中模式耦合特性以及相关调控机理开展研究:明确了一维和 二维周期性结构阵列中波导模式在 SPP 辅助增强透射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了 金属-非线性电介质复合结构中耦合模增强的光学双稳特性;研究了金属-电介质 多层结构中 GPP(Gap Plasmon Polariton)模式和 MP(Magnetic Polariton)模式的耦 合特性及其色散调控;在耦合的明-暗-明 plasmon 共振结构中,提出了 plasmonic 感应透明窗口的调控机制,并设计了基于明-暗-明 plasmon 共振元件的开关结构。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 研究了在一维和二维周期性结构阵列中,波导模式在 SPP 辅助增强透射过程 中所起的作用。对于金属狭缝结构阵列,利用表面阻抗边界条件(SIBC)和模 态展开方法,解析地研究了其透射过程,其共振透射峰的波长由波导模的 Fabry-Perot 因子和衍射光散射导致的附加位相共同决定。对于金属双孔结 构阵列,利用 FDFD 和 3D-FDTD 方法分析了双孔结构中波导模式的导波特 性和相应的透射谱特征,研究表明波导模的隐失波特性,可增强结构上下界 面 SPP 的耦合,导致透射峰的分裂;当波导模式被完全截止时,结构的透射 增强来自于 SPP 的隧穿效应,透射谱上对应于单个透射峰。 2. 研究了 SPP 在金属-非线性电介质等基本结构中的色散关系,以及三阶非线 性光学效应的引入对于 SPP 激发和耦合的影响。在非线性电介质-正弦金属 光栅-非线性电介质结构中,研究了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波(LRSPP)和短程表面 等离子体波(SRSPP)的非对称透射谱(Fano 线型),以及非线性效应的引入对 于透射谱线型、光双稳效应的影响,给出了双稳阈值强度随金属膜厚度的变 化关系,表明非线性折射率变化 n2Iin ~10-3 时,结构可以实现明显的光双稳 效果。在金属-非线性电介质多层结构中,研究了 GPP 模式耦合产生的高局 域体模(BPP 模式)特性以及高局域体模增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表明通 过激发 BPP0 模式可以实现 6.9MW/cm2 的双稳阈值,远小于利用金属-电介质 I 多层结构的光子带隙效应得到的结果 2.5GW/cm2 [Phys. Rev. Lett. 99,127402 (2007)]。 3. 研究了金属-电介质多层结构中,传播的 GPP 模式与局域的 MP 模式间耦合 行为。通过极子模型和 FDFD 方法,分析了模式间的耦合特性和模式分裂现 象。研究表明:由于奇数阶和偶数阶 MP 模式不同的场对称性,在与 GPP 模式耦合时,表现出不同的模式选择特性,可实现耦合杂化模式独特色散特 性和方向-谱吸收性质的调控。 4. 研究了明-暗-明 plasmon 共振结构中,plasmonic 感应透明现象。通过暗 plasmon 模间的干涉效应,提出了结构感应透明窗口的调控机制。基于两个 明 plasmon 共振元件不同空间排列导致的两种激发模式:同相和反相激发模 式,设计了基于明-暗-明 plasmon 共振元件的开关结构。在同相模式激发下, 暗 plasmon 模干涉相长,结构的透明窗口会得到增强,并在 135 度偏振角入 射时,透明窗口的幅度值达到最大;而反相模式激发下,暗 plasmon 模干涉 相消,结构的透明窗口会被抑制,并在 45 度偏振入射时,结构透射谱的低 谷达到最低值。利用同相激发模式和反相激发模式导致的不同能量耦合行 为,设计了多个明-暗 plasmon 共振元件的耦合结构,通过改变入射光的偏 振状态,可以调控电磁能量在暗 plasmon 共振元件中的能量局域行为。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 1. 基于结构调控的模式耦合特性,研究了非线性电介质-金属-非线性电介质结 构和金属-非线性电介质多层结构中模式耦合及其非线性光学特性,得到了 低阈值、高对比度的光学双稳效应。 2. 研究了金属-电介质多层结构中,GPP 模式和 MP 模式之间的耦合效应,及其 耦合杂化模式独特的色散和方向-谱吸收性质。 3. 提出了利用暗 plasmon 模的干涉效应来调制 plasmonic 感应透明窗口,设计 了基于明-暗-明 plasmon 共振元件的开关结构。通过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有效 地实现了结构远场透明窗口的开关状态以及电磁场局域特性的调控。 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