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一 先秦儒家说 “孝道 ”
儒家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 的学术派
别。《汉书 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 出
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 阴阳,明教化者
也 。”以孔子为首 的儒者们 ,周游列 国,以
其学说游说诸侯 。后世称其为儒家。
孔子 以诗书礼乐教导弟子 ,有学生
数千 人 之 众 ,精 通 礼、乐、射、御、书、数 者
有数十人 。孔子死后 ,儒家又分成许多支
派 。如子 张之儒、子 思之儒、颜 氏之儒、孟
氏之儒等等 。在儒家学派诸派之 中,以思
孟学派、荀子学派最富思想性 ,影 响也最
大 。
第 2 页
(一)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孔子是 中国儒学 的鼻祖 。他创立 了以“仁 ”为核 心 的伦
理思想体系。孟子和荀子进而分别从“义 ”和“礼 ”的方面 ,发
展 了孔子 的仁学思想。孟子把仁与义联系起来,荀子则把仁
与礼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 了各具特色 的儒家学说 。然而他们
对仁的具体表现之一孝的理解与认识 ,又有许多相 同之处。
可 以说 ,先秦时代的儒家对孝 的研究,已相当的深入与系
统,为后世孝 的制度化、法律化奠定 了基础 。
孔子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 治家、教 育家 ,儒家学派 的
创 始 人 。名 丘 ,字 仲 尼 。公 元 前 年生于鲁国陬邑 (今山
东 曲阜 东南 )。先祖 本是宋 国宗室 ,因避 乱而 逃 到鲁 国。少
时家贫,靠做一些低贱工作维持生计 。长大后 曾当过管畜牧
的小官 。中年 聚徒 讲 学 ,从事 政 治 。有 弟子三 千 ,贤者七 十
二 。 岁时官至司空、司寇 。后遭鲁定公冷遇而率弟子离
鲁,周游列国均得不到重用。 岁时回国,整理 《诗》、《书》,
制定 《礼》、《乐》,删修 《春秋》。 岁(公元前 年 )逝 世 。
自汉 以后,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思想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 的统
治思想。《论语》是反映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
孟子
孟子是儒家 的第二号人物 ,有“亚圣 ”之称 。名轲 ,字子
第 3 页
舆 。约于公元前 年 生于 邹(今 山东邹县 东南 )。幼受 贤
母教诲 。青少年 时,受业 于子思 门人 。学有所成 ,历游齐、梁、
宋、滕诸 国,曾为齐宣王客卿 。当时社会 以攻伐 为贤,而孟子
却讲述唐虞三代之德,所以不被任用。晚年与弟子乐正克、
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述仲尼之意。记其游说诸侯及与
诸弟子 问答之语,遂成 《孟子》一书,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
孔 门儒学正宗 。约 岁逝世 。
荀子
荀子名况 ,字卿 。儒家 的第三位代表人物 。约公元前
年生于赵 国(今 山西南部 )。曾游学于齐 国与楚 国,三次
任 齐 国稷 下学 宫“祭酒 ”(学长 )。 岁时应秦昭王聘请入
秦,后回赵国,复赴楚国由春 申君委任为兰陵 (今山东苍山
县兰 陵镇 )令 。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