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缺铁性贫血小讲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缺铁性贫血小讲座.ppt

血红素铁的吸收率高于非血红素铁,动物性食物含铁量高且为血红素铁,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 血红蛋白铁几乎全被利用 * 知道了铁的来源,其次我们来学习铁在人体里是如何被吸收和转运的,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铁在人体内是如何合成血红蛋白的,这里我们要掌握两个重要的概念。食物中的铁主要以Fe2+形式吸收,进入肠粘膜细胞后被氧化为三价铁。铁蛋白暂时保持在肠粘膜细胞中,血清铁随血液循环被运送到需铁和储铁组织,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同样通过与转铁蛋白结合运送到骨髓等组织。 凡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饱和铁),称为总铁结合力※ * 肠粘膜的调节作用,当体内储存铁充足或造血功能减退,转铁蛋白受体合成减少,铁蛋白合成增加,肠粘膜细胞内的铁大部分以铁蛋白形式储存在该细胞内,随肠粘膜细胞的脱落而被排出体内,因而吸收减少。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一般不难,一般根据喂养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判断。 * 感染或贫血的诱因引起小儿造血需要增加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致肝肿大,同时脾、淋巴结肿大,末梢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感染或贫血等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 由于儿童的生理性贫血,不同年龄段的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度不同 * 食物的搭配也可影响铁的吸收, * * 铁减 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因此也被统称为“不伴贫 血的铁缺乏症” * 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机体缺铁了(已经除外了能够提供足够的铁供机体消耗的情况),机体就会做出代偿性的反应,包括增加吸收、利用、减少排泄,机体会利用储存在各个地方的铁蛋白,让他们释放出贮备用铁,与此同时,机体也会增加转铁蛋白的量,被吸收和释放出来的铁只有与转铁蛋白结合才能被送到各个地方去利用,换言之能够结合铁的转铁蛋白总量是增加的即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的分母相较于正常情况下是增加的。如果释放和吸收的铁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则SI值正常,但是机体的铁蛋白降低(贮备被消耗),这时转铁饱和度的分子还是正常值,分子正常,分母增加,比值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如果释放和被吸收的铁已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则SI值已经降低,分子降低,分母增加,比值仍然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 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者应从2~4 周龄开始补铁,剂量1~2mg/(kg ·d) 元素铁,直至1 周岁。 * * * * *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缺铁性贫血 ①体内铁↓HB合成↓ 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③血清铁蛋白减少 ④铁剂治疗效果好 ⑤ 婴幼儿发病率高 重点防治 四病之一 铁的来源 食物: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衰老的RBC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铁几乎全部利用 铁 的 代 谢 铁的吸收和转运: 食 物 铁 + 胃 酸 Vc 十 二 指 肠 、 空 肠 上 部 Fe2+ 吸 收 入 肠 粘 膜 细 胞 细胞内的 去铁蛋白结合 细胞浆中的载体蛋白 吸收入血与 转铁蛋白结合 铁蛋白 血清铁  骨髓←血循环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1/3与铁蛋白结合,此结合的铁称血清铁※。 血清铁和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总铁结合力※ 铁的贮存与利用: 骨髓造血组织 → 幼RBC内 的线粒体内 与原卟啉结合 血红素 → 与珠蛋白结合 → 血红蛋白 铁在人体内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需铁↑ 铁蛋白 还原酶 Fe2+释放 氧化酶 Fe3+ 转铁蛋白 血清铁 需铁组织 铁的排泄 正常情况每天小儿约2/3随肠粘膜细胞、红细胞、胆汁排出,其他经肾脏和汗腺排出,表皮细胞脱落也失去极微量的铁 诊断 诊断步骤 1.初步诊断 ⑴有无贫血的临床表现 ⑵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⑶有引起铁缺乏的病因 ????????????????????????????????? 【临床症状】   6个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 ㈠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以唇、口腔、粘膜、甲床明显) 易疲乏无力、年长儿头晕、眼前发黑、耳鸣。 ㈡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长,贫血愈重、肝脾大愈明显。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周媛莉著 【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最后3个月获铁最多 ( 如早产儿、死胎、胎儿失血、孕母缺铁严重铁储备下降) 2、铁摄入不足:   母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 3、生长发育影响: 婴儿生长发育快、不及时加含铁辅食易缺乏、尤早产儿。 4、铁吸收障碍: 吸收↓(食物搭配不合理、胃酸少); 排泄↑吸收↓(慢性腹泻);吸收利用↓耗↑(急慢性感 染) 5、铁丢失过多: 丢失↑(对蛋白过敏而长期小量肠出血);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