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iotechnology,2013,33(11):4450
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natto)发酵生产 聚谷氨酸
γ
过程中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1,2 1,2 1 1
张 文 张树清 马晓彤 何翠翠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农业部植物营养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摘要 通过摇瓶培养的方法,对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natto)ZW2发酵生产 聚谷氨酸过程中
γ
的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从而提高 聚谷氨酸的产量。在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γ
Export软件,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培养基组分中对产 聚谷氨酸影响最显著的因
γ
子,然后通过爬坡实验逼近 聚谷氨酸产量的最大区域,最后运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
γ
Design实验设计对关键因子进一步优化求得产 聚谷氨酸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获得最佳产量
γ
时关键因子的最优组合为:谷氨酸钠(68.76g/L)、氯化铵(1.16g/L)和磷酸氢(二钾(2.16g/L),
在此条件下,6组验证试验的平均产量为 36.421g/L,是优化前的 1.54倍。纳豆芽孢杆菌
(Bacillusnatto)ZW2发酵生产 聚谷氨酸培养基组分的优化过程中,采用PlackettBurman
γ
Design和BoxBehnkenDesign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显著,经济有效。
关键词 聚谷氨酸 Designexport软件 响应面法
γ
中图分类号 Q939.99
聚谷氨酸(Polyglutamicacid,简称 PGA)是 用二次多元回归方程拟合响应值与因素以及因素与因
γ γ γ
一种由微生物(主要为芽孢杆菌类)发酵产生的胞外多 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响应曲面和等高线的分析
[1] [7]
肽 ,是目前发现仅有的可由微生物聚合而得到的四 得到最优的工艺参数 。该方法能在有限的实验次数
种聚合氨基酸(聚天冬氨酸、聚谷氨酸、聚鸟氨酸、
γ ε 下评价各因子对生物过程的影响,探清各因子交互作
聚赖氨酸)之一。 聚谷氨酸最早于1933年在炭疽芽
γ 用的程度,最后求得其最优条件,从而弥补以前微生物
[2]
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 外荚膜中发现,1942年 培养基优化过程中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
[3] 的不足[8]。为此,笔者以本实验室自筛菌种———纳豆
Bovarnick等 首次发现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 聚谷
γ
氨酸,此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微生物发酵法生 芽孢杆菌(Bacillusnatto)ZW2为发酵菌种,在单因素
产 聚谷氨酸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实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产 聚谷氨酸
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