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下·诗歌单元】
蒹葭苍苍
——品赏诗歌三部曲
重庆市字水中学 杜在琴
【学习课型】主题专题课
【学习主题】诗歌学法课
【学习内容】
人教版教材九下一单元:《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
九下六单元:《蒹葭》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下⑥《翰墨留香》:“美哉!《诗经》”,特别是《子衿》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阅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阅读诗歌不但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学生喜爱诗歌,却不知怎样阅读、怎样欣赏。因此,我准备从三方面引导学生品读欣赏诗歌:1、品味语言 理解意象 2、体会情感 把握意境 3、体悟写法 领略诗美。并结合作家生平思想、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学习目标】
1、学会品读诗歌三部曲:①品味语言 理解意象 ②体会情感 把握意境 ③体悟写法 领略诗美。并结合作家生平思想、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2、赏读诗歌之美,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
情趣。
【课前活动】
1、学生自读教材九下一单元《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 九下六单元:《蒹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下⑥《翰墨留香》:“美哉!《诗经》”,特别是《子衿》
2、文学常识(学生梳理)
作者
重要评价
主要作品
背景介绍
艾青
(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85年,获法国授予的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论文集有《诗论》等。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国难当头之际,祖国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艾青坚决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
余光中
(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
诗人、散文家、和诗评家,被誉为“诗坛祭酒”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余光中诗选》等。
1937年抗战爆发后,9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1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不断传送的《乡愁》。
戴望舒
(1905——1950,祖籍江苏南京,生于浙江杭州)
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
成名作《雨巷》,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等,另有译著数十种。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中最艰苦的1942年,当时民族正处于危亡关头。诗人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
3、预估学情:
学生基本能懂诗歌大意,但不知如何品读及欣赏。
【课中活动】
导入:欣赏歌曲《子衿》。
你听出了什么?这首歌曲旋律很悠扬、歌声很动听。歌者在反复吟唱什么?她想传达什么?不是特别明了。这首歌是今人为《诗经》中的《子衿》谱曲而成,但这样优美的诗篇我们却不懂品味不懂欣赏,未免有些遗憾。或许《诗经》离我们有些久远,今天我们就从离较近的现代诗歌入手来学习如何品读欣赏一首诗吧。
(设计意图:引用《子衿》,营造一种优美的学诗氛围,还激起学生学会读诗的强烈愿望。)
活动一:品读诗歌三部曲
第一环节:品味语言 理解意象 (以《乡愁》为例)
【过渡语】乡愁是种很抽象的情感,自古以来就引起无数天涯游子的强烈共鸣。在唐代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诗里,乡愁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无奈惆怅;在宋代词人苏轼《水调歌头》笔下,乡愁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那在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眼里,乡愁又是什么呢?
主问题:
乡愁是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怎样把这种抽象的情感传达出来的?乡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表达的具体情感有何不同?
是借助客观的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的。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诗人借助不同的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诗人借助不同的意象就把个人的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