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国粹教育之对联.docVIP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国粹教育之对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粹教育之对联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4、指导学生尝试对对联。 2、过程方法目标: ???????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掌握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与学过程】 激趣导入 郑板桥解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谐音:缺衣少食) 导语: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她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汉语博大精深,语文魅力无穷。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魅力语文-----国粹教育之对联。 认识对联 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对联特点 (一)对下联 说到对联,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以前我们所学的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都符合对联的特点。好,老师说上联,大家对下联。 (1)好峰随处改,( ) (2)海内存知己,(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二)赏联,寻特点(分组讨论) 出示不同种类的几幅对联,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寻找对联的一个特点,从对联的字数、词性、结构和平仄进行讨论。最后总结联律通则。 春联:爆竹声中除旧岁,梅花香里报新年。 婚联:男好女好百年好,天和地和万载和。 寿联:青山不老人长寿,华夏长春花永红。 新居联:燕喜新居春正暖,莺迁乔木日初长。 名胜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行业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联律通则: 对:对仗工整 ①字数相等 ②词性相同 ③结构相应 ④仄起平收(用字不重) 联;内容相关 【什么叫内容分相关呢?比如我们新婚节日的对联要喜庆,丧事悼念的对联要悲伤等,上下联之间都要符合情景并且意境统一。(“大漠孤烟直,小狗尾巴弯”)】 纠错促理解 (每组一副对联,运用刚刚学到的对联通则对下面几幅对联进行诊断,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改正) (1)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前”是名词和“绿”这个形容词词性不对,应将“前”改为形容词“香”) (2)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上下联相对应的字不能一样,应用字不重,将一个改为“为”) (3)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不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将末尾改为“到来”) (4)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不符合上下联字数相等的要求,将下联的“长城外”改为“长城内外”) 欣赏对联(学生黑板书写)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赏析】(趣讲本联来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词的意义。让学生算一算老寿星的年龄。)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赏析】这副对联用三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和三个节日--端午、清明、重阳组成。 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四、分享对联 ????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对联,在以前学过的一些古代诗文里,同学们平常都积累了哪些对联呢?(学生小组交流分享) 五、学些对联 (一)《声律启蒙》 1、朗读《声律启蒙》中的句子,边读边思考对联的要求。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