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李承贵著.pdfVIP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李承贵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导言 方法 世纪 中国学术 的灵魂 世纪之交,对过去一个世纪 的重要学术 问题作一个检讨性交 待 ,似乎是人类思想史上 的一个 习惯 。仅就 中国思想史而言,几 乎每个大变革时代身后 ,都涌现 了总结性作 品。总结先秦诸子思 想 的作 品有 《荀子 非十二子 》、《庄子 天下》、《论六家要 旨》等; 总结南北朝至唐代佛学状况的作 品有 《广弘明集》;总结宋元明学 术的作品有 《宋元学案》、 《明儒学案》;总结清代学术的作品有 《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吾人有幸,生逢世 纪之交、社会大变动之局,而且正好有一定的心智力量参与 回顾、 反思过去一百年的问题。 世纪 年代 以来 ,尽管学术界推出了 各式各样 的 世纪学术反思丛书,而且取得 了可喜的成就 ,但有 一个核心课题却迟迟未见人去整理 ,这个课题便是涉及所有人文 社会科学研究的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问题”。为什么说这是 世纪中国学术 的核心课题呢?我 以为至少有如下几个显见的理 由: 第一 ,研究方法 问题贯穿于整个 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第二,研 究方法 问题直接影 响了 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状况 ;由此 便 引 申出第三 点 探讨 世 纪人文社会科学研 究方法对于总 结 世 纪 中国的学术具有关键性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 “理 由”做一个小范围的展开。不过在具体展开之前,我们还是先将与 本课题有关 的几个主题词作一个简要并符合本课题精神 的交待 。 一、几个基本概念 的解释 本课题为“ 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问题”,其中的 人 文 科 学 ”、“社会 科 学 ”、“研 究方 法 ”以及 将 在 书 中经 常提 到 的 第 2 页 “科 学 主 义 方 法 ”、“马 克 思 主 义 方 法 ”、“人 文 主 义 方 法 ”等 概 念 , 虽然看上去都是常识性名词 ,但要作一个准确 的把握仍然是有 困 难 的,尤其是这些概念被置入特殊 的问题背景 中之后 ,为不致使 读者产生误解,尤有做一番解释的必要。 人文科学 (人文学科 ) 这里的人文科学亦即人文学科, 世纪 以来 ,中国人习惯称 人文学科为人文科学,我们沿用这一称法 ,尽管林毓生先生极力 反对这种做法 (参看 《中国传统 的创造转化》第 页 ,生 活 读 书 新知三联书店 年 ),因而本书中的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 是等 同的。由于 “人文学科 ”属于舶来 品,因此我们还是 由外 向 内看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的: “人文学科是那些 既非 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总和 。一般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 独特 的知识 ,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的人文主义 的学科 。人 文学科包括如下研 究范畴 :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 、文学、历 史学、哲学 、考古学、法学、艺术史、艺术批评 、艺术理论、艺 术实践 以及具有人文主义 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 的其他社会科 学 。” 中国出版的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 ,意 即人 性、教 养 。欧 洲 世纪开始使用这一名词。 原指 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 问,以别于在 中世纪教育中 占统治地位 的神学 。后含义几经演变 。狭义指拉丁文 、希腊文、古典文学 的 研 究,包括哲学 、经济学 、政治学 、史学 、文艺学、伦理学、语 言学 等 。” 现在我们可 以对这两种解释作一比较性分析。 “百科全 书 ”认为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