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集刊-吴光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张岱年 中国文化 富于人文精神 ,这是大多数学者所共 同承认 的。 中国文化不是 以神为本 ,而在一定意义上可 以说是 以人为本 ,即 将人 的问题作为 中心 问题 。孔子答弟子樊迟 问智说 : “务 民之 义 ,敬鬼神而远 之 ,可 谓智矣 。” 强调道德 的重要而不 向鬼神求 助 。孔 子“不语 怪 力 乱 神 ” ,又 说:“未 知生 ,焉知死 ? 重视生 的 问题 ,而 不讲 死 后 的 问题 ,更 没 有“来 世 ”、“来 生 ”的观 点 。孔 子的这些思想都表现了显著的人文精神 。 儒家 的人 文精神更有两 项显著 的表现 ,即(一 )强调人禽之 别 ,(二 )重视 文野 之 分 。 儒 家 强调 人 与禽 兽 的不 同。孔 子 说:“鸟 兽 不可 与 同群 ,吾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 人是与鸟兽不 同的,人只能和人共 同 生活 。孟子提出 “人之所 以异于禽兽者” ,荀子提 出“人之所 以 为人者 ” ,孟、荀 的人性论彼此不 同,而所谓“人之异于禽兽者 ” 与“人之所 以为人者 ”的观念则基本相 同,都是强调人伦道德 的 价 值 。孟 子 提 出“良贵 ”观 念 ,所 谓 良贵 与“人 之所 贵 ”不 同, “人之所贵 ”是别人给与 的官位 ,是可 以被剥夺 的,“良贵 ”则是天 第 2 页 赋 的 内在价值 ,是 不可 能被剥夺 的。“良贵 ”亦称 为“天 爵”,其 内 容 即是“仁义忠信 ”的道德 意识 。孟子肯定人具有 内在价值 , 于是强调人的尊严,认为人的尊严 比生命还重要。孟子说: “生 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这 “所欲有甚于生者”即是人格 的尊严; “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人格的屈辱。孟子关于人格尊严 的学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儒家在 肯定人禽之辨 的同时更强调 文野之别 。孔 子肯定 “文 ”的价 值 ,他 说:“周 监 于 二 代 ,郁 郁 乎 文 哉 !吾 从 周 。 同 时又 主 张“文 质 彬 彬 ”。他 说:“质 胜 文 则 野 ,文 胜 质 则 史 。文 质 彬 彬 ,然 后君子 。” 这里“质 ”指朴素 的情感 ,“文 ”指礼仪文采 。 这 里 以“质 ”与“文 ”对 举 ,而 不 是 以“文 ”与“野 ”对 举 ,既不 赞 同 “质胜文 ”,也不 同意“文胜质 ”,但是推崇“文 ”而反对“野 ”还是 明 显的。孔子强调 “博学于文” ,肯 定“文 ”的价 值 ,这 是儒 学人 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含。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经过汉唐宋明思想家的阐发,具有丰 富的内容 ,兹不具论 。而仅就古代儒家所重视 的人禽之别与文 野之分略加诠释,藉 以揭示中华人文精神之要 旨云尔。 附注: 《论语 雍也》。 同书 《述而》。 同书 《先进 同书 《微子》。 《孟子 离娄》。 《荀子 非相》。 )均见 《孟子 告子》。 第 3 页 ( 《论语 八佾》。 )均见 同书 《雍也 》 。 第 4 页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