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成因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形成因分析 总结:分析地表形态成因的基本思路 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切不可遗漏。例如: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另一方面受流水的侵蚀切割。 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式所迷惑。例如:在有关黄土高原区域的几个问题中,若问黄土高原的成因,则要从地壳抬升与黄土的风力沉积两方面来回答;若问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则只要回答风力沉积所致即可;若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成因,则要从流水侵蚀角度来回答。 第三,从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出发来思考问题。例如: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流流速、流量、含沙量、海水运动等有关,而流速、流量等河流水文特征则由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决定。 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形成因分析: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太平洋扳块同亚欧板块相撞产生西北-东南向的挤压力,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如长白山、台湾山脉等东部山脉);印度洋板块同亚欧板块相撞产生南北向的挤压力,形成东西向的山脉如西部的阿尔泰、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等);同时板块相撞挤压力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产生了其它各种走向的山脉;在各褶皱隆起的山脉之间则相对沉降或断裂下陷形成盆地、平原和谷地,较大面积相对上升则形成高原。而在不同地形产生的同时,地壳的受力不均也会相应带来地质灾害!! 演练1: 中国典型地貌地形的成因 华北平原的成因 ①内力:地壳下沉; ②外力:海河、黄河、淮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 外力: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 ②外力:汾河,渭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台湾山脉的成因 内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成 中国典型地貌地形的成因 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 内力: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②伊犁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 ②外力:雅鲁藏布江侵蚀而成 中国典型地貌地形的成因 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峡谷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上升 ②外力:河流侵蚀下切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成因 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 ②外力: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和河流切割作用强 全运会带来的人流拉动山东旅游收入增长5% 以上,泰山迎来国庆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 (4)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7分) 2010北京试测题 参考答案: 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断裂(构造),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山地后,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今日泰山。 演练2: 内力作用——河口段地壳下沉。 外力作用 ——入海口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泥沙不易沉积。 ——河水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泥沙多在盆底地沉积;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入海泥沙量较少,所以没有形成三角洲。 演练2: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原因: 演练3: 在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洲的条件 ①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物质条件) ②泥沙沉积。(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 ③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 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 亚马孙河口处地壳下沉; 亚马孙河流域植被好,河流含沙量小。 思考:钱塘江口无三角洲的原因? 这是因为钱塘江水里的泥沙含量稀少,而且河口是非常宽阔的喇叭口形的江口,涌潮的巨大冲刷力,使泥沙不能沉积下来,即使有些泥沙侥幸留下来。堆积在钱塘江口,也难以加高,只能在水面下形成一道水下沙坎,形不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 1.(2012·安徽文综,35)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演练4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 , 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36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演练5 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