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常见的药用蘑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常见的药用蘑菇.ppt

* 竹黄 (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   一种生长在竹子上的子囊菌,子座小,长1-4.5cm ,宽1-2.5cm,形状不规则,多呈瘤状。初期色淡,后期粉红色,龟裂。内部粉红色,肉质,后成木拴质。   比较广泛分布在南方竹林区。   我国民间作为药用,治疗虚寒胃疼、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和筋骨酸痛等。 * 古尼虫草 [ Cordyceps gunnii (Berk.)Berk.]   子座从寄主头部生出,柄白色,长10-90mm,粗5-6mm,顶部一般灰色至灰黑色,长卵圆形至柱状,单生,二叉分枝或成簇着生,一般8-22mm ×5-8mm,成熟时与柄的界限分明,无不孕顶端。子囊壳拟卵形或安瓿瓶形,0.70.9mm × 0.2-0.3mm,埋生,成熟时孔口外露。?   寄生于土中蝙蝠蛾科(Hepiaidae)昆虫的幼虫上。   分布于贵州等地。   古尼虫草曾被误当冬虫夏草使用。不过也有人认为此种虫草与亚香棒虫草相同。目前在贵州已作为药物研究利用。 * 鳞皮扇菇 [Panellus stypticus(Bull.:Fr.)Karst.]   子实体较小。菌盖扇形,浅土黄色,菌盖直径1-3cm,表面有麦皮状小鳞片。菌肉薄,味辛辣。菌褶窄而密。菌柄很短,生在菌盖的一侧。   此菌成群地生在阔叶树腐木上或树桩上。晚上可发光,但有的因地区差异而不发光。   分布极广。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台湾、湖南、贵州、云南、青海、西藏、陕西等。   此菌子实体质地较韧,干后潮湿时能恢复原状,多记载有毒,不宜采食。可药用,有调节机体、增进健康、抵抗疾病的作用。其子实体内含有齿孔菌酸(eburicoicacid),可用以合成甾体药物,这种甾体药物可对机体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此菌有收敛作用。将子实体制干研成粉末,敷于伤处治外伤出血。另外,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本菌导致树木木质腐朽。 * 树舌灵芝 [Ganoderm applanatum (Pers.)Pat]   又称树舌扁灵芝、老母菌、枫树菌。   子实体大型或特大型。无柄或几乎无柄。菌盖半圆形,扁半球形或扁平,基部常下延,宽5-35×10-50cm,厚1-12cm,表面灰色,渐变褐色,有同心环纹棱,有时有瘤,皮壳胶角质,边缘较薄。菌肉浅栗色,有时近皮壳处后变暗褐色,菌孔圆形,每毫米4-5个。?   生于杨、桦、柳、栎等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多年生,高龄者可达20余年。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河南、湖南、湖北、贵州、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等地区。   是重要的木腐菌之一。导致木材木质部形成白色腐朽。可药用。在我国和日本民间作为抗癌药物。还可以治闻风湿性肺结核,有止痛、清热、化积、止血、化痰之功效。该菌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4.9%。   此菌还产生草酸和纤维素酶,可应用于轻工、食品工业等。 * 尖顶地星 [Geastrum triplex(Jungh.) Fisch.]   子实体较小。初期扁球形,外包被基部浅袋形,上半部分裂为5-8瓣,裂片反卷,外表光滑,蛋壳色,内层肉质,干后变薄,粟褐色,往往中部分离并部分脱落,仅保留基部,内包被无柄,球形,球形,粉灰色至烟灰色,直径1.7-3cm,嘴部显著,宽圆锥形。   在林地上或苔藓间单生或散生。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吉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   可药用,外伤消肿、解毒、止血。 * 黄裙竹荪 (Dictyophora mulicolor Bork.et Br.)   又称黄网竹荪、仙人伞。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高8-18cm。菌盖钟形,具网格,其上有暗青褐色或青褐色粘性孢体,顶平,有一孔口。菌幕柠檬黄色至桔黄色,似裙子,具菌托,苞状,从菌该边沿下垂长6.5-11cm,下缘直径8-13cm,网眼多角形,眼孔直径约2-5 mm,菌柄白色或浅黄色,海绵状,中空,长7-15cm,粗 1.6-3cm。   夏季在竹林、阔叶林地上散生。   分布于我国江苏、湖南、安徽、云南、广东、台湾、香港、海南、西藏等地区。   此种多有毒,不宜采食,可供药用。将子实体浸泡于浓度为70%的酒精中,作为外涂药用,可治疗脚癣。 * 裂褶菌 (Schizphylhls commne Fr.)   又称白参(云南)、树花(陕西)。   子实体小型。菌盖直径0.6-4.2cm,白色至灰白色,上有绒毛或粗毛,扇形或肾形,具多数裂瓣,菌肉薄,白色,菌褶窄,从基部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