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食品工艺导论.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品质寿命(HQL) 水果蔬菜的Q10值约为2.5。 冷藏草莓约为25。 以下情况下须谨慎: 冷却损伤 跃变性 推断 高品质寿命(HQL)- 预测 如果已知Q10和贮藏历史,则可预测保鲜期限。 求各个温度的HQL积分。 比如,Q10为2, HQL为10oC下100天。 在10oC贮藏了50天,15oC贮藏了10天。 在15oC温度下,还可以保鲜多少天? 高品质寿命(HQL)- 预测 因Q10等于2, 10oC时HQL等于100天 10oC,HQL=100天 10oC,Log(HQL)= 2 20oC,HQL=50天 20oC,Log(HQL)=1.698 在图上找出15oC时的HQL 预测微生物学 定义 预测微生物学(Predictive Microbiology)是一门结合微生物学、化学、数学、统计学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交叉性学科,它采用数学的方法描述不同环境条件下,细菌数变化和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并对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做出预测。 预测微生物学 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Ross等提出了“微生物预测技术”,从此预测微生物学诞生了。1983年,一支由30个微生物学家组成的食品小组,用计算机预测了食品的货架期,建立了腐败菌生长的数据库,正式拉开了预测食品微生物的帷幕。预测微生物学创始之初,有学者认为其预测不够精确,但试验证明模型误差不大于微生物试验所带来的误差,使预测模型在食品工业和食品检控领域获得了信任。 预测微生物学 现状 现在,每年在Food Microb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等杂志期刊都有大量预测微生物的相关论文发表,国际上每4年还会举办1次食品预测微生物国际研讨会。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预测微生物学得到迅猛发展。预测模型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快速评估环境和食品组分对食品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监测产品中微生物生长动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典型生长曲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细菌生长的预测有所进步,以提供反应细菌能以多快速度生长的估值。 常使用 Gompertz模型预测 时间 Gompertz模型 ln( Nt/N0)= Ce -e [-B (t-M)] Nt 为在时间 t 或时间 0 时有机体的浓度,C为生长周期的对数,B为时间M时的最大生长速度。 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食物中的细菌生长产生巨大影响 出自:Baranyi, J.与Roberts, T.A. 2004 时间 温度 Belehradek模型 1896-1980年,布尔诺,捷克斯洛伐克 普通式: k = a (t-t0 ) d k 为生长速度或迟延时间, t为温度,t0为最低生长温度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的栅栏因子 1、热加工(H) 高温热处理是最安全和最可靠的食品品保藏方法之一。加热处理就是利用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从食品保藏的角度,热加工指的是两个温度范畴:即杀菌和灭菌。 A、 杀菌 杀菌是指将食品的中心温度加热到65-75℃的热处理操作。在此温度下,食品内几乎全部酶类、病原菌和大多数腐败菌均被灭活或杀死,但细菌的芽孢仍然存活。因此,杀菌处理应与产后的冷藏相结合,同时要避免食品的二次污染。 B、 灭菌 灭菌是指食品的中心温度超过100℃的热处理操作。其目的在于杀死细菌的芽孢,以确保产品在流通温度下有较长的保质期。但经灭菌处理的肉制品中,仍存有一些耐高温的芽孢,只是量少并处于抑制状态。 食品栅栏因子 (1)巴氏灭菌法 中温处理(例如 以63oC处理30min;以100oC处理12s) 优质的产品质量 破坏植物病原体(致病微生物) 降低总体微生物量,增加保质期 不能破坏孢子(一些细菌的休眠期) 通常与其它栅栏结合(例如,冷藏) 食品栅栏因子 (2)商业灭菌 低酸食品(例如蔬菜和肉类) 高热处理(相当于在 121.1oC处理几分钟) 能破坏孢子 提供“耐货架存放”的产品 一些营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