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教案.docVIP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武陵春》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陵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歌曲《武陵春》。 介绍词的有关知识。(学生展示搜集资料教师归纳总结)?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盛行于宋代。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最初称为“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一般分上下两阕。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二、?教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扫除障碍。 1.教师课件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掌握字音,感知全词的情感基调。 2.学生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教师归纳可见显示。 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3.指名学生复述词的大意。 4.指名学生朗读,教师与其与学生听读,及时纠错。 (二)师生合作赏析 1.全词情感基调把握以及上、下阕写作手法的把握。 教师提问:①听读、自读后全词以什么情感为基调?②上、下两阕个运用什么写作手法? ③词人为何如此哀伤呢? 2、师生合作赏析词句:哪句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哀伤的原因呢??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接抒情)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教师归纳了解李清照此词创作背景。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词。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等不幸遭遇,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幸福的生活和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生活的一个片断) “事事休”? 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2)日晚倦梳头。(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是心灰意懒,是由于浓重的哀愁(板书:细节传愁) (3)想起曾相亲强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词人借助神态传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可有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 风住尘香花已尽: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 (4)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了什么?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动心了吗?表现在哪?为什么动心?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曲折尽情的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 HYPERLINK /naoli/chouxiangsiwei/ \t _blank 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愁,如李白,李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而   词人自铸新辞,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用船装载,而船能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感。突出的是愁浓重的特点 (三)师生共同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三、知识拓展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1、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