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 张灵敏1 李彦超2 班光国1 (通讯作者) (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91;2唐山市滦县中医院 河北唐 山 063700) 【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2) 10-0425-03 【摘要】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论中治疗蛔厥证及久利,通过查阅文献,发 现木方亦可治疗厥阴病提纲证。笔者通过对59例乌梅丸原方或加减方验案分析, 归纳出厥阴病提纲证可概括为:食畏寒凉,气上撞心,消渴,全身乏力,下之利 不止,头晕目眩,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不得眠,心中疼热,不能事冷。使之 更好地指导临床。 【关键词】乌梅丸验案证候分析提纲证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 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 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则呕,乂烦者,蛔闻 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乂主久利。乌梅丸方:乌梅三百 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蜀 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 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 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论》第326条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 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为厥阴病提纲条文。《总病论》卷一此句下有“乌 梅丸主之”五字。从前五个提纲条文可见,提纲条文均未出现“某某方主之”, 此条也不例外。因此,此五字应该视为衍文。但通过查阅文献可知,乌梅丸不仅 能够治疗蛔厥病与久利,亦可治疗第326条之厥阴病提纲证。 笔者对乌梅丸治疗厥阴病提纲证深有体会,而且在临证中发现,厥阴病 提纲证并不能将所有相关证候全部囊括,如果拘泥于条文所述之证候,则乌梅丸 之临床扩大应用必然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笔者将2009年4月21日至2011 年10月5日期间运用乌梅丸原方或加减方所治验案59例之证候进行了系统归纳 与总结,并结合厥阴病提纲条文进行了对应与分析,以期探索提纲证所包涵的潜 在证候,为乌梅丸在临床上的扩展应用提供参考。 1患者基本情况 性别分布:男性20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20?29岁者10例,30? 39岁者13例,40?49岁者9例,50?59岁者10例,60?69岁者8例,70? 79岁者9例。病程:半月到20年不等(以患者自诉为据)。 2乌梅丸方剂量 笔者参考原方剂量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处方剂量为:乌梅15?30g、 细辛3g、当归10g、黃连6?10g、黄柏6?10g 桂枝6?:LOg、党参20?30g、 蜀椒6?10g、干姜6?:LOg、炮附子6?:LOg, 加减法:舌质紫暗者当归加至20?30g,舌质淡胖齿痕明显者桂枝加至 20g炮附子加至15g,烦躁易怒者加柴胡10g、白芍20g,头痛巅顶甚者加吴茱 萸 15g0 3证候分析 3.1厥阴病提纲证证候 3.1.1消渴 消渴指患者口渴多饮,饮水即消,旋即复渴。临床以口干多饮最常见, 且多以此证为主证就诊。59例患者中,口干多饮之“消渴”证候出现19次,占 32.2%。但有的患者由于工作场地取水比较方便,没有意识到自己饮水较多,服 药后才发现自己饮水较前明显减少,此种情况出现15次,占25.4%。由上可知, “消渴”证候出现共计34次,占57.6% o可见,仲景将“消渴”证候放于提纲 条文之首位,是以大量临床实践为基础的。但仍有25例患者明确表示没有“消 渴”证候,占42.4%。由此可知,消渴证候为厥阴病提纲证之首要证候,但不是 必备证候,临床不必拘泥于必见消渴。 3.1.2气上撞心 气上撞心指患者自觉气上逆冲撞于心,轻则心悸,重则心中“大动”。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典型的气上撞心证候并不多见。59例患者中无一例出 现本证。但如果将气上撞心之证候分解开来,则临床比较常见。笔者通过临床观 察发现,本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气上、撞心与气上撞心。 气上的感觉临床有气上冲胸、咽、胃皖、胁肋、腰部、头等,临床可见胸闷、咽 痒而咳、胃胀、胃痛、呃逆、胁肋部胀、胁肋部痛、腰痛、头痛。撞心表现为心 慌。气上撞心表现为气上冲吋心慌发作。59例患者中,心慌证候出现16次,占 27.1%;呃逆证候出现12次,占20.3%;气上冲感出现6次,占10.2%,腰痛 出现5次,占8.5%。其他证候均出现2次,共计14次,占27.1%。相应证候共 岀现53次,占89.8% o可见,气上撞心之证在临床还是比较常见的,典型者少 见,不典型者较之消渴证候为多。 3.1.3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