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竹影.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影》教学设计 洲头初中 罗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培养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国画的内在美,提高艺术修养,热爱中国画。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研读有关绘画的语句,了解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的艺术特点。 信息技术运用 教师在网上收集丰子恺的竹画、人物图片和漫画,以及本课的朗读录音,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丰子恺的竹画和人物图片) 同学们,我们是否记得,童年似乎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我们追过自己的影子,我们就着影子搞过自己的“创作”。我们小时候应该玩过爬竹子,用小手去捧从竹缝里洒下的阳光的游戏呢,相信这些幼稚、天真的游戏一定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快乐。今天,我们共同欣赏十八课,丰子恺的《竹影》,也是描写几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在月下描画竹影的游戏,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看看能得到什么新的感悟。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显示:) 本文作者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人。共有文学、美术、音乐等著作一百多种。长于漫画与散文,有《子恺漫画全集》六册,散文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他的散文主要取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直接交往的人物,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文字明白如话,简洁老练,风格隽永,形象细腻生动,结构严谨缜密。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用多媒体提示需积累的词语: (1)给加点字注音。 恺(kǎi)惬意(qiè)水门汀(tīnɡ) 丰硕(shuò)撇(piē)口头禅(chán) 参差不齐(cēncī)徘徊(páihuái) (2)解释词语。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幽暗:昏暗。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2.学生听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 (2)本文作者主要想表现什么中心思想?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积极发言、交流、明确: (1)“我”和弟弟、华明在月夜相聚,探讨弟弟提出的问题,依照竹影描竹,后来爸爸给“我”们讲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2)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品读赏析 学生精读课文前半部分,勾画出自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语句,并作赏析,班上交流,相互切磋,教师根据学生需要适时给予引导。 学生选出的句子可能是: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2.“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3.“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4.“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学生共同赏析,明确: 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空中红光渐渐地减弱的情形。 2.句中“一跳一跳”写出了霞光即将消失的动态。“微细”是指太阳一跳一跳沉下去时跳的幅度小,变化不大,“迅速”是指太阳下落的节奏快,速度快。“不可挽救”形容夕阳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极快的速度下山的情景,含有不可逆转的意思。 3.句中“长音阶”“短音阶”运用借代手法,指月亮在冬天的竹叶中间放出的清光。 4.孩子们在参参差差地描出竹叶的过程中,居然能感觉到描绘“中国画”的乐趣,却不知把水门汀给画得漆黑一片,充满了童真、童趣。 五、研讨探究 请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研读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探究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特征。 教师提问:“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两句话应怎样理解? 学生动用平时储备的有关绘画、照相和语言文字(指针对“符号”一词词义的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展开合理的联想、比较、分析和理解,教师必要时给予点拨、提示,最后明确: 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六、拓展延伸 1、赏析丰子恺先生的四幅漫画。 2、请学生针对文中的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方法展开评议,并大胆而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