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3.docVIP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古诗词三首 1.学会“亭、庭、谭、螺、谙”五个生字,理解诗中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品味背诵诗句,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 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三课时 第三课时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 文学成就: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卖炭翁》《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等。 (2)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二、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2)红与绿的映衬之美,又该如何描绘?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灿烂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 (3)“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诗人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卸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舍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三、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这一课的教学,我只是想改变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进行一些古诗词教学方面的尝试,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被学生的激情感染着,我不仅为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篇佳作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色表现而感到高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 1.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品的美,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凸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2.多读多品,读出情义,品出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范读作用。当朗读成诵时,仍不忘提醒学生注意语气与语调的把握,《独坐敬亭山》读出诗人与敬亭山的寂寞孤独;《望洞庭》读出月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的宁静;《忆江南》读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热爱。朗读与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相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诗与画相融,在读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 3.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前提。有的教师说:“我也想进行教学尝试与改革,可是我的学生素质太差,跟不上。既费事又耽误时间,还不如按老一套进行来得稳当。”作为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其实,学生是很棒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要放手发动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