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大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企業社會責任》課程大綱 授課者:楊友仁博士 2014.春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時間:星期四下午2:00~5:00 授課對象:大二以上學生 Office hour:每週五下午2:00-5:00pm 教師連絡方式: HYPERLINK mailto:yyren@ yyren@; HYPERLINK mailto:yyren@.tw yyren@.tw 課程介紹 假設你是一位iPhone愛用者,請同時看下圖左右邊的人,他們都跟iPhone關係密切,看久一點,再看看你手上的機子,或許你會產生一種複雜的情緒,一股莫名的…焦慮,是的,你可能會想,”…這跟我有關係嗎...?”,或許你已經意會,為什麼現代社會會有CSR這號東西… 伴隨著跨國企業的權力越來越大,在全球範圍部屬其生產機能,特別是分散在第三世界國家,這些後進國家經濟發展程度比較滯後,約束企業行為的勞工、環保等政策制度不完備,而且為了追求經濟發展往往執行不徹底,使得跨國公司有較大的協議權力,驅動「逐底(race to the bottom)」的策略,要各國降低相關規範標準,例如基本工資、環保法規等,以換取投資機會,來謀求跨國公司利益最大化。80年代之後跨國公司在第三世界造成環境破壞與血汗工廠的事件層出不窮,引起了人們廣泛意識到一個問題:跨國公司已經越來越不受控制了,如何管控跨國企業在第三世界的不良行為呢? 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理論思想與制度建構逐步成形。企業社會責任,是當代資本主義最重要的社會發明之一,它不同於社會公益,不同於慈善事業,不僅僅是「唯心的」要跨國企業有良心,CSR的運作是有很具體的物質基礎的,它已形成一套形式完整的制度環境,這個「社會責任化(CSR-ization)」的制度過程,與西方社會的消費者運動、全球勞動與環境標準倡議以及反血汗工廠運動,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沒有社會運動與市民社會力量的動員,不會有今天的CSR體制。 表1 企業社會責任的產生和發展歷史概況 1920年之前 1920~1960年代 1970~1980年代 1990年之後 背景 企業規模較小 技術和生產力迅速發展,壟斷性企業組織形成 貿易全球化、歐美國家去工業化、新國際分工 CSR運動浪潮遍及全球,形成國際聯合推動格局 CSR概念發展 倫理道德在商業行為的反映,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輿論和意識萌芽 理論框架成形,主要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和範疇 從管理角度研究CSR的實現和衡量 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和企業公民概念形成 CSR操作實踐 企業家個人慈善捐贈 消費者運動、勞工運 動、環保運動 跨國公司行為守則、SA8000、Global Compact 代表性事件 1913年成立洛克斐勒基金會 1970年4月22日成為第一個地球日 1983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被國際消費者聯盟定為消費者權益日 1991年抵制Levi-Strauss血汗工廠運動、1999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倡議成立Global Compact 資料來源:整理自任榮明、朱曉明編(2009)。 企業社會責任的制度化過程非常弔詭,它與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動力/矛盾密不可分,經過長時間的辯論與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資本主義發達社會的”主流”價值,例如在2006年8月首度揭露深圳富士康「iPod City」血汗工廠議題的英國媒體「週日郵報(The Mail on Sunday)」,基本上是一份中間偏右的親保守黨媒體。時至今日,CSR的建制儼然成為企業要進入國際經濟新舞台的”入場券”,它的發展過程引起了社會科學、哲學、法學及管理學等不同學術光譜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辯論,更是台灣社會正在(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議題,近來頻繁出現在國內外媒體之蘋果—富士康血汗工廠的爭議,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相較於台灣已迅速發展的CSR教育培訓市場(如各種認證訓練課程大幅成長),目前在大專院校開設的企業社會責任課程並不多,多以管理學院為主,社科學院比較少。CSR到底在搞什麼?倫理道德學?新企業公關?為什麼會有「企業社會責任化(CSR-ization)」現象呢?干社會學何事? 答案是,社會學視角對於企業社會責任而言,極為重要,企業社會責任也是東海社會系「企業與社會學程」的核心成份,其所牽動面向之廣度與複雜度,不但是學術發展的活水源頭,更開啟了社會學實踐的另一扇窗。本課程將從較廣泛的社會學角度切入,上半段主要將企業社會責任放到資本主義全球化之社會脈絡下,有系統地探討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邏輯、歷史脈絡、動力機制與內外在矛盾,下半段則帶入台灣的具體案例探討,包括跨界勞工運動、蘋果--富士康爭議、台商行為守則稽核、中小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