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德化第五中学 查福举 教学内容: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在等高线涂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坡、缓坡、鞍部等山地的基本形态。 2.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2.山脊与山谷的判断、鞍部的判断。 过程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景设计: 开放的学习氛围。 评价方法: 以及理性评价为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方法设计: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法和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仅陆地上,就有绵延不绝的山岭,气势磅礴的高原,起伏和缓的丘陵,以及群山环抱的盆地。在海洋底部更有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等海底地形。如何把这些高低不平的地形准确的表示在地形图上,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媒体演示 1屏 1坐标出海拔为100m、200m、300m的山体。 2屏 水平截面沿100m、200m、300m的点水平切割这座山体。 3屏 从水平截面与山体周围的各交点向下引垂线,垂线与水平面的各交点连接在一起。 4屏 山体上的外缘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形成闭合曲线,并在曲线上注明海拔为100m、200m、300m。 想一想 思考:山体的形状与等高线形状的关系;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引导归纳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山体的形状决定了等高线形状; 3.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 4.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 5.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学生活动 1.出示几幅有错误的等高线图,请学生指出错误,及修正的方法。 2.出示等高线示意图,让学生判断从A、B哪个地点爬出到山顶容易,说出原因。 教师引导 我们所见到的山峰,尽管千姿百态,但不外乎是由山顶、山脊、山谷、鞍部、斜坡等基本形态组成,了解这些基本形态及它们的表示方法,是识别地形图的关键。 媒体演示 山的不同部位及等高线示意图。 学生观察并组织发言 说出山体不同部位名称及用等高线表示的方法。 引导小结 教师引导、点拨: 山顶:山的最高部位,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曲线。 山脊:指从山顶到山脚的凸地部分,等高线向海拔低出凸出。 山谷:两条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是山体的集水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鞍部:指相领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类似与马鞍,两条等高线的凸侧相互对称。 峭壁(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形象演示 学生观察 伸出右手,五指并拢捏成拳头扣在桌面上,让学生边看边模仿。 教师引导 讲述:其实我们的手就是一座五指山,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向手背撒些水,水顺着手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山体的集水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 学生活动 找出山地的五种形态。 教师总结 祝贺大家顺利过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