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精编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2).docVIP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精编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精编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2)

……………………………………………………………最新资料推荐………………………………………………… PAGE PAGE 1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的倾向 2.子贡(孔子的学生)“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抗礼’,为宾主之礼)”。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已有实力雄厚的商人 B.春秋时期诸侯已被商人操纵 C.当时商人并没有受到歧视 D.春秋时期有的商人参与政治活动 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坊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4.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C.地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5.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中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的“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由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按时开闭 6.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我们可以推断( ) = 1 \* GB3 ①刘家功夫针铺属于私营手工业作坊 = 2 \* GB3 ②刘家功夫针铺品牌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较强 = 3 \* GB3 ③该“印记”具有商标广告作用 = 4 \* GB3 ④宋代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B.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C.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D.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7.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商人地位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8.我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往往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朝贡贸易 B.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C.目的是宣扬国威 D.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9.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导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物产丰富 B.统治者好大喜功 C.当时交通不便 D.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10.山西的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二、非选择题(11题24分,12题16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晚期的《颂鼎》记载了一名叫做史颂的人被派去管理成周的20家商贾,监督新到的商用及宫用的货物。……对于一些重要的或具有一定政治意义的物资,如圭、璧、金璋、命服、命车、宗庙用器及祭祀用品等,西周政府实行“不鬻于市”的政策。 ——许兆昌《夏商周简史》 材料二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 (宋)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