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光化学
第1章 绪论
什么是光化学?
C.H.J.Wells (英国):光化学研究的是吸收了紫外光
或可见光的分子所经历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
N.J.Turro (美国):光化学研究的是电子激发态分子
的化学行为和物理过程。
现代光化学:研究的是激发态分子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和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1.1 光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光化学学科的形成
创始人:G.Ciamician和P.Silber (意大利)
贡献:20世纪初的十年时间,发表“光的化学作用”专题系列论
文30余篇 。
方法:原始。利用屋顶太阳光,得到了在无光照条件下不可能
生成的反应产物,并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太阳光)。
研究对象:小分子化合物(丙酮、甲乙酮、环己酮、苯、硝基
苯、甲苯、糖、氨基酸)
光化学学科的形成
World war I
国家:意大利、德国、英国、美国、前苏联和日本
特点:人造光源(石英汞灯)
对象:无机物和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乙烯、乙烷、丙酮、乙二
酸、苯的衍生物、氨基酸)
World war II
特点:光源、分光装置、产物分离与鉴定设备
对象:天然产物(维生素、叶绿素、橡胶、明胶、染料、甾族化
合物、蛋白质)
光化学学科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激 发 态
特定波长 高能/不稳定
合适光源 瞬态物质的鉴定/检测
分光设备 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光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研究手段:稳态→瞬态
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核磁共振谱、
顺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
(毫秒→皮秒、飞秒)
研究空间:分子→分子以上层次
超分子光化学、分子聚集体光化学
光化学研究和应用的重点领域
超分子光化学和光物理
生物光化学研究
合成光化学
光电化学和光催化
高新技术领域有关的光化学研究
太阳能的光化学转换和光电转换与储存
光记录、存储和显示材料
发光材料
微细光刻蚀材料与技术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有机光电子材料
分子器件
光化学对人类的贡献
开拓化学研究新领域
开辟新合成方法和分析方法
促进瞬态技术的发展
为太阳能的利用开辟新途径
开辟材料科学新天地
激光技术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生命科学
第2章 激发态的产生及其物理特性
2.1 激发态的产生
2.2 激发态
2.3 激发态的失活
2.1 激发态的产生
构造原理
电子在原子或分子中排布所遵循的规则被称为构造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原子或分子中将首先占据能量最低轨道。在
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在原子或分子的每个轨道上最多只能
容纳两个电子。电子按照轨道的能量排序,从低能轨道到高能轨道逐一
充填。
(2)泡里不相容原理:在原子或分子中,处于同一轨道的两个电子自旋方
向必然相反(同一原子或分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4个量
子数) 。
(3)洪特规则:在同一原子或分子中,若存在能量相同的轨道(简并轨
道),电子将以自旋平行的方式分占尽可能多的轨道。当简并轨道上的
电子处于全充满或半充满时,原子能量较低,比较稳定。
基态与激发态
基态(ground state)
分子中所有的电子排布都遵从构造原理
所包含的规则时所处的状态。
激发态(excited state)
分子中的电子排布不完全遵从构造原理
所处的状态。
分子轨道理论(O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