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方剂学课件清热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方剂学课件清热剂.ppt

后世医家常称:有一分里急就有一分热,有一分后重就有一分湿。 火性急,暴注下迫,故里急;湿性缓,重浊粘滞,故后重。 摘自《郝万山伤寒论讲稿》260页主治:湿热痢疾 治法: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君:黄芩、黄连:清热燥湿 臣:木香、槟榔:★ “行气则后重自除”   当归、白芍(重用芍药) ★ “行血则便脓自愈” 佐:大黄:通因通用(清热;泻热;活血)   肉桂小剂量:反佐;防止湿邪伤阳 使:甘草 联系:败毒散 芍药 《本草纲目》:“止下痢腹痛后重” 《岳美中医学文集》:“常用芍药治痢,单用即有效果… …白痢用白芍,赤痢用赤芍治法: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配伍特点  ?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 通因通用 ?反佐法 芍药汤 ?辩证要点    腹痛里急,痢下赤白,苔腻微黄。 芍药汤 使用注意 鉴别: 湿热痢:赤白相兼 热毒痢:赤多白少,起病急,发展快 使用注意 既可作汤剂内服,又可灌肠。 白头翁汤 Ⅰ类 《伤寒论》 清脏腑热 主治:热毒痢疾 赤多白少 阻滞气机 腹痛,里急后重 热毒下迫肠道 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白头翁汤 血肉腐败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君: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臣: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止利 佐:秦皮:清热解毒,收涩止痢 白头翁汤 《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色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 为什么用秦皮 熱毒痢,伤津重,传变快 疑  问 为什么此方不配伍行气活血的结构? 辩证要点    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多白少,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 白头翁汤 比较:白头翁汤和芍药汤 芍药汤 白头翁汤 病机 湿热壅滞,气血失调 熱毒下迫,深陷血分 主治 湿热痢(赤白相兼) 熱毒痢(赤多白少) 治疗 清热燥湿+调和气血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药 相同 均可治疗痢疾 第五节 清虚热 清热剂 青蒿鳖甲汤  Ⅰ类 《温病条辨》 消虚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 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青蒿鳖甲汤 功用 养阴透热 君:青蒿 鳖甲:透热不伤阴,滋阴不敛邪 臣:生地 知母:滋阴 佐:丹皮:清虚热;凉血活血(滋而不腻) “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 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 领之出也”。 清·吴鞠通 先入阴搜邪,后引邪外出 ?滋清兼备,标本兼顾; ?养阴而不敛邪,祛邪而不伤正。 配伍特点 青蒿鳖甲汤 辩证要点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青蒿鳖甲汤 使用注意    1、青蒿不耐高温,宜沸水泡服。 2、阴虚欲动风者,勿用本方。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阻滞气机,腑气不通 邪热内盛 阻滞气机,腑气不通 邪热内盛 * * * 主治:肝火犯胃 胁肋胀痛,口苦,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黄连: 重用 ①清心火,间接泻肝火(实则泻其子)      ②清胃热 吴茱萸:     ①疏肝解郁     ②制约黄连的苦寒 ③和胃降逆,降逆止呕 ④入肝经 清心火 火不克金 佐金制木 为何不用龙胆草泻肝火 配伍特点 寒热并用(6:1) 辛开苦降 运 用 1、反左金丸 2、广泛运用于胃溃疡、胃炎(与四逆散合用) 3、吴茱萸的剂量小于10g,避免头晕、恶心等的副作用 病案 某女,25岁,妊娠2月,呕吐较甚,饮食难进,曾服香砂六君子汤无效,呕吐反剧,现呕吐酸苦水,脘闷胁胀,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处方:黄连4g 吴茱萸1g 苏梗6g 茯苓10g 竹茹30g,2剂后,偶有欲呕,能服少量稀粥,仍有心烦口苦,胸闷,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滑,原方加黄芩、当归各6g以清热安胎,又进3剂,诸症悉除。 《湖南中医杂志》,1990(3) 苇 茎 汤 Ⅰ类 清脏腑热 主治:肺痈 热毒壅肺 血瘀 宣降失常,湿聚为痰 热盛肉腐 胸痛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吐腥臭痰或脓血 清肺 化痰 逐瘀 排脓 治法:清肺化痰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