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推广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指标意义研究.doc

无偿献血推广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指标意义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无偿献血推广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指标意义研究 韩增林王玉青孙海峰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5月第4卷第5期   【摘要】目的探讨确定采用ELISA法对献血者血液梅毒(TP)指标检测的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用ELISA法对献血者血液梅毒指标进行两种不同厂家试剂初复检,并与RPR法进行比较。结果ELISA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数据能自动储存,便于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质量管理。RPR、TRUST法,假阳性率高,属非特异性反应,给无偿献血和输血事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修正无偿献血者血液梅毒指标检测方法,废除RPR、TRUST法,确定ELISA法作为无偿献血者血液梅毒检测方法。   【关键词】ELISA法无偿献血梅毒质量管理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疾病,以性传播为主,亦可通过血液传播。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特异性的IgM、IgG抗体,另一种是螺旋体侵入人体破坏组织释放一种抗原物质类脂质,其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素。目前我国按血站管理办法对献血者血液梅毒指标普遍采用非特异性RPR和TRUST检测[1]。我们从2003年引进了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用ELISA法对献血者血液梅毒指标进行了两种不同厂家试剂初复检,并与RPR法进行了比较。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设备与方法   1.1设备瑞士斯达尔全自动批量加样处理机(MicroCab-STAR)、瑞士费米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HAMLLTONFAME)、Auslab实验室管理系统、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微机IBM331-ON(清华同方)。   1.2试剂梅毒ELISA法(北京金豪、北京吉比爱)、RPR法(上海科华、上海荣盛)。梅毒2ng质控物购于卫生部临检中心。   1.3标本来源2003~2004年我站无偿献血46543人份检测标本。   1.4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仪器及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ELISA法由费米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判读结果。   2结果   2003年检测标本24397人份(2003年献血以200ml为主),2004年检测标本22146人份(2004年一次献血400ml者为7326人)。TP阳性率分别为0.38%、0.54%(见表1),ELISA法确定TP阳性标本与RPR法比较(见表2)。用RPR法首先检测确定RPR阳性标本63例,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法试剂确正,其中3例为阴性。   表12003~2004年无偿献血者人群血液梅毒TP-ELISA法检测情况(略)   表2212例ELISA法确定TP阳性标本与RPR法比较情况(略)   3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梅毒近年来的流行感染呈上升趋势。2003年、2004年献血人群的感染率分别为0.38%、0.54%,为保障输血安全,控制经血液传播的重要性已非常明显。RPR法由于是非特异性试验,多种疾病甚至一些正常人群血浆中含有导致产生反应的心抑脂,故梅毒非特异性试验可出现生物假阳性反应[2]。而晚期梅毒及经过治疗后的梅毒病人有0.2%的TRUST不能出现阳性反应[3],本研究为0.47%,可能与观测对象少有关。国外多用特异性试剂对献血者进行梅毒试验筛检[4]。我国血站对献血者血液梅毒指标按规定普遍采用RPR、TRUST检测。由于上述检测方法属于非特异性试验,假阳性率高,除造成一定比例的血液浪费外,这样把检验结果反馈于献血者,势必给献血者带来精神压力,甚至家庭纠纷[5],给无偿献血及输血事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杜绝隐患,建议应修改血站基本标准,废除梅毒RPR、TRUST检测方法,确定推广开展ELISA法梅毒检测,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这样有利于实验室数据自动储存,使管理标准化,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所以,计算机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引进,对梅毒ELISA法检测标准化的推广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田兆嵩,祝瑞泉,李忠平.血站管理办法,世界卫生组织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远程教育教材补充材料,2002,7.   2龙振华.实用梅毒学,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152-186.   3李琼芝,陈均.两种方法检测梅毒的结果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3(2):41.   4季阳,翟德敏,贾桂芳,等.献血者梅毒血清试验筛检.中国输血杂志,1998,12(4):184.   5戴伟人.无偿献血梅毒检测方法的探讨.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4(2):36.      作者单位:256616山东省滨州市中心血站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